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

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

主讲人:徐英瑾
4.7
2022.03.09上新

荐语

每天朝九晚五地工作,出路在哪里?知晓了无数的道理,到底该听哪条?明明做了最优选择,为什么不开心?生活失去了方向感?那就让我们赋予它意义!放下道理与包袱,不被他人和外界定义,忠诚面对自己的心,一个人的心也可以略大于整个宇宙!来存在主义咖啡馆,和哲学大师喝杯咖啡,聊聊人生、谈谈理想吧。

你将获得

海德格尔、萨特、波伏娃和梅洛·庞蒂的哲学观点与生活轶事
摆脱意义与无意义的争执,重新发现“自我感受”,重新感受“存在”
忠实于自我感受的生活方式,拥有一种自由选择的人生视角

主讲人

徐英瑾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中国首届“科史哲青年著作奖”获得者

精彩选段

存在主义这门哲学所关涉的,从来都是一种境遇中的自由。
..........
从你现在所处的地方开始,你进行选择。而在选择中,你便选择了你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
一个人必须不断前行,创造还未发生的事:走到世界中,行动起来,然后去影响它。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4个环节共耗时400个小时的精心打磨
虞馥嘉
策划、责编
崔慧新
初审
周珅玮
复审
许子涵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7分钟

 

以下为《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各位书友大家好,我是徐英瑾,欢迎大家来到非凡精读馆。今天我要和大家读的这本书是《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

 

存在主义是一种二十世纪非常流行的哲学思想,它要站在个体存在的感受的立场上描述周围的世界,由此,引申出了很多人生哲学伦理学的哲学思想。

 

什么叫站在个体感受的立场上?拿咖啡馆来举例。这本书里面涉及到了一个咖啡馆,叫花神咖啡馆,它在塞纳河旁边,是法国巴黎的三大咖啡馆之一。那里面有很多的哲学家光顾,是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地方。你在家可以喝咖啡,你跑到咖啡馆也可以喝咖啡。不过,你自己一个人喝咖啡,跟你和大哲学家萨特或者梅洛-庞蒂,或者是德·波伏娃一起喝咖啡,你的感受就不一样。因为花神咖啡馆里面的特殊装修和它特有的人文情调,以及在这里坐的其他人,会改变整个花神咖啡馆的气场。这种气场会渗透到你,也就改变了你对自身存在状态的看法。

 

现在,有不少人都在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在磨蚀大家生活的热情。有些朋友甚至主张要搞“躺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因为大家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如果大家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的话,就不妨来逛一逛“存在主义的咖啡馆”,听听存在主义哲学家们的故事和思想,了解一下自由的概念,品尝一下“思想上的杏子鸡尾酒”。

 

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叫莎拉·贝克韦尔,她在埃塞克斯大学学习过哲学,而且在那个地方研究了马丁·海德格尔的哲学。马丁·海德格尔是我们这本书所要提到的一个存在主义的现象级人物,非常重要。从九十年代初,她就在英国伦敦的威尔康图书馆担任古籍部的主任,专门研究图书馆藏的西文古籍。

 

作为一个学过哲学、阅历丰富、文笔很好而且专门研究古籍的才女,她写的关于哲学家的书和我们这些哲学教授写出来的哲学家的书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有一个区别就在于,古籍专家看人物生平时,她会注意一些细节,会从这种细节出发,看到人和人之间的思想脉络。当然,因为她也学过哲学,她就知道这种历史考证的细节和哲学思想之间的一种关联。所以,这本书有很多小的哲学家典故。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主要讲四个我认为最牛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萨特、波伏娃和梅洛-庞蒂。我将把他们一个个请到存在主义咖啡馆里面来。

 

一、现象学:存在主义的思想根基

 

在讲这四位思想家之前,我说一下存在主义的思想根基。

 

我们要谈的一个很重要的存在主义的思想基础叫现象学。你要懂存在主义,就必须要懂现象学。要懂现象学,就要提到一位很重要的思想家:胡塞尔。

 

胡塞尔是这里我提到的所有思想家的思想祖师。比如,海德格尔就是胡塞尔的学生,他们两个人是亲传的。萨特虽然不是胡塞尔的直接学生,实际上,胡塞尔的书萨特读得也很熟。至于梅洛-庞蒂,他则认真地读过胡塞尔留在鲁汶的一些重要的哲学思想手稿。

 

现象学是一个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的哲学运动,而且热闹了好几十年。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还没有完全地消退。

 

在现象学之前,整个欧洲大陆上有两个主要的思想流派:一个是和康德有关,一个是和黑格尔有关。

 

这两种观点的想法和现象学之间的差别就是,这两种思想它们都是站在思维的立场上来把握我们的生活,把握我们的历史。这也就叫概念先行。比如,康德哲学会怎么说这个咖啡的杯子?它会说:你们为什么会觉得这是个咖啡杯子?首先,是因为你们的外部感官接受了很多感觉材料。比如,这是绿色的感觉材料,这一块是金的,这是圆的。把这些感觉材料结合在一起,就需要我们大脑的思维范畴进行加工,这些概念在被进行加工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面就把这个咖啡杯给做出来了。因为我们的大脑里面有各样的范畴,知道什么东西是实体,什么是因果关系,什么是相互作用,这样我们才可以把这些零碎的感觉材料加以拼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咖啡杯?是被你想出来的。

 

也就是说,在康德那里,“想”和“思”占据了核心地位。

 

现象学不这么看,现象学认为,咖啡杯是被你感觉到的,而不是被你想出来的。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