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城市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6分钟
以下为《向心城市》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各位书友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陆铭。
今天很荣幸跟大家介绍我最近出版的一本书,书名叫《向心城市:迈向未来的活力、宜居与和谐》,是我关于城市和区域研究的一本科普作品。在这本书里,我会给大家介绍在“向心城市”这个概念之下,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现象。
这些内容,我想对于大家平常生活中的决策,比如说就业、置业、到哪里读书、在哪里买房,应该都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一些做企业的朋友,如果你在经营一家餐馆或者咖啡馆,也有可能你是在做制造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决策就是企业的选址,把自己的企业开在哪里,把目标客户群布局在哪里,都跟我这本书有密切的关系。
一、认识“向心城市”
我首先要给大家解释“向心城市”四个字代表什么样的含义。
让我们从第七次人口普查说起。大家都知道,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在2020年进行到第七次。我们团队分析对比了202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从而研究整个国家人口流动的方向,可以总结成三句话:在这十年间,中国人口的流动方向,仍然是从农村向城市集聚,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从城市的外围和郊区向中心城区集聚。
大家一定会问我,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吗?还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现象呢?
01 怎么理解“向心”趋势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我们把过去这十年中国人口流动的方向,跟这之前的十年,也就是2000年到2010年的情况去作比较的话,在我刚刚讲的三个维度上的人口集中的趋势不仅没有逆转,相反,它是加强的。
即便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其城市化率已经高达80%,甚至90%,人口仍然是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国家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是伴随着整个现代化的过程的。
那么从城市外围向中心城区集中怎么理解呢?大家可能会问我,地理教科书上不是讲过,有所谓“逆城市化”和“郊区化”的现象吗?
是的,大约在几十年前,由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多制造业,与此同时,制造业大量布局在城市的郊区,再加上当时汽车进家庭,所以,以美国一些城市为典型,出现了大量的家庭从中心城区向郊区搬迁,希望能住一个大房子的现象。但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世界上最为有代表性的一些大城市,比如说纽约、东京、伦敦等等,人口又纷纷从郊区向中心城区重新汇集。
这种趋势也在我们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初见端倪,这体现在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
经济发展一定会使得这个国家逐步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再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从农业向工业发展的阶段比较好理解,因为原来在农村里要种田,所以人必须要跟田地结合在一起,人大量聚集在农村,而且这时候的人口分布,在空间上是相对来说比较均匀的,人是跟地走的。
进入工业化阶段的时候,人就会向城市集聚。道理很简单,在农业社会里的时候,人每天跟土地打交道,脸朝黄土,背朝天,最多跟村里的朋友一起玩一玩、吃喝、打麻将,其实生活很简单。但到了工业化社会,人必须要在工厂里工作,跟流水线打交道,而且不同的企业之间有一个上下游的关系,那这时候,企业和企业之间会出现集聚的现象。这就解释了人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但是这还没完,工业化的社会结束以后,人会逐渐进入到后工业化的社会,服务业的比重会越来越高。大家可能会问我,为什么服务业的比重会越来越高呢?
我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了一句话,“规律背后,是普遍的人性”。我们人都有一个天性,就是追求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大家想,你挣的钱多了以后,你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后,是不是会增加消费?你不会挣了钱以后,把它存在银行里就结束了。大家再想,当你钱多了,消费也越来越多的时候,你新增出来的消费会集中在哪里呢?
以前我们在收入水平比较低的时候,有大量新增的消费集中在制造业所生产出来的制造品,比如说家用电器。但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世界上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就是当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达到一万美元之后,其实制造业产品在你的新增消费里所占的比重会饱和,其中尤其是那些耐用消费品。什么是耐用消费品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第一,汽车;第二,家用电器。
那么,什么是新增出来的消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