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时间轴
06:20 上野千鹤子的人生经历与女性主义历程
24:13 什么是女性主义
30:05 “厌女症”实际上是女性蔑视和恐弱
38:58 社会中隐藏的厌女症现象
49:54 很多文学作品都体现过“厌女症”
1:05:14 学会克服厌女症,一起改变不公平的处境
你好吗,我是李蕾。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书很有难度,上野千鹤子女士的《厌女》。为什么说它有难度呢?这是一本作者写得很不愉快,读者读得也很不愉快的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讲呢?因为真理不是为了让人愉快的,这就是一本能够颠覆认知的书。
先回答一个疑问,什么叫作厌女?讨厌的厌。在上野千鹤子看来,这是一种社会症状,叫作“厌女症”,通俗地讲它就是一种病,集中表现为讨厌女性、厌恶女性。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说那些直男们明明都很喜欢女人,怎么会厌女呢?书里有一个更加容易让人听懂的说法,是女性蔑视。比如说这样一些语言:女人就是麻烦;老婆都不听话,你算什么男人;发生了性骚扰,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谁让她穿得那么暴露,她肯定有问题;还有男明星现在越来越娘了;我不喜欢那个人,一看就妖里妖气的……这些话,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出现过?它们其实都属于厌女的范畴。
可能听到这儿,我们的一些书友已经觉得很意外了,原来我们竟然都得了病。那更令人意外的是,厌女症不仅仅男人会得,女人也会厌女。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下辈子投胎,不要再做女人了;还有女人总是对别人笑,肯定茶里茶气的。比如地铁上的熊孩子事件,说你是个女人,你就不能让一让;你怎么一点也不像个女人,怎么能跟别人动手?看见一个车没停好说,看,肯定是女司机;谁让你是女孩,你就应该让着弟弟……这不仅仅是语言,它牵扯到社会现象,牵扯到跟这些现象相关的人的命运。
这也让我们发现,厌女症其实是广泛存在的,男人、女人身上都有,但它的表现形式并不对称,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表现为“自我厌恶”,这些词听起来都非常犀利。
这本书的作者也很犀利,她是日本社会学学者上野千鹤子。她从男性对女性的厌女动机和表现出发,去观察日本社会,然后写了这本书,涵盖了十五种日本近现代社会性别的现象,比如说对性侵、恋童包括嫖娼等行为底层逻辑的深入分析。
这本书的目录,只要你打开,就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些问题都让人倒抽一口冷气。比如说日本人的厌女症分类,一些名词你可能第一次听到,但阅读完作者举的那些例子后,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日本,它几乎就在你我的身边,只是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会觉得这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它颠覆认知。
这本书含金量很高,但阅读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上野千鹤子绝不是要让性别对立。她鼓励的是什么呢?一个女性,读了上野千鹤子的书,会引发对于女性的价值、女性的自我认同的思考。而我在读完之后就认为,男性更应该了解一下这本书。一个读了上野千鹤子的男性,才能跟女性好好地相处,所以推荐我们的女性书友,也把这本书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
上野千鹤子在书里的一些观点是很不留情的。毫无疑问,很多人会在阅读过程中,感到受了冒犯。列举一下,为什么会有厌女现象?厌女的本质是:男人对于自己不得不依赖控制女人才能彰显主体地位的痛恨。这话听起来句子很长,她在说什么呢?我们等一下举例子。
先要记住,厌女并不仅仅发生在男性对于女性的态度中,反对同性恋、反对娘娘腔,也是厌女的表现。这就回到我们刚才那个长句子,因为女性的特征和存在,在男人看来,是认为她又羞耻又低级,他们不允许自己成为弱者,不允许自己身上有女性化的那一面,所以才会对于同性恋,对于娘娘腔毫不宽容。包括为什么会有虐童现象?因为伤害一个没有办法反抗的小孩或者弱者,试图让他们相信自己是自愿的,这样可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这都是自卑、弱小的男人实现自我证明的手段。
还有一个章节专门写了“有毒的母亲”,它是指什么呢?就是对女儿有永恒的控制欲,尤其是嫉妒女儿会比自己有更好的条件、更高的成就,所以把内心的空虚不满、社会带给自己的压力、家庭带给自己的郁闷都发泄在女儿身上,贬低女儿的价值,让她相信自己无法长大,必须依赖母亲。那这样,母亲就完成了对自己的弥补。
有一个章节叫作“关于女人”。上野千鹤子说,女人不是生下孩子的机器,我们有自己的人生和选择,只要有了金钱,女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女人也需要爱情,但我们更需要的是自由。有没有觉得这句话,很能够引发人的思考。
我最近集中地读了上野千鹤子的好几本书,都非常有意思,每一本书都会挑战你的某一个观念。其实对于中国读者而言,上野千鹤子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她现在非常红,以至于过去的一年,被称为“上野千鹤子年”。
我们先来说说,上野千鹤子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