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新异化的诞生

新异化的诞生

主讲人:郑作彧
4.8
2024.01.04上新

荐语

现代人在生活中常常有一些“莫名奇妙”的感受: •高效办公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我们的时间却依然不够用,每天快节奏地生活,陷入“内卷”的漩涡。 •下班后想用购物消费、刷短视频来犒劳自己,却在暂停手机操作时,感到了空虚和疲惫。 •想找人倾诉,却发现手机上加了很多好友,能听自己吐槽的人,却寥寥无几…… 我们似乎越来越忙、越来越累,却离理想的幸福生活越来越远,这到底是为什么?——德国知名社会学家哈特穆特‧罗萨在这本书中给出了回答。

你将获得

了解社会加速的根本成因
认识加速对人的五种异化
跳出内卷困境的可能途径

主讲人

郑作彧
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精彩选段

现代人最奇妙的是,明明有很多可以为我们省下时间的科技手段,我们往往却是越没有时间。
..........
本来希望自己不要变成唯一一个留在站台上的蠢蛋,结果匆匆忙忙,却坐反了方向,这下我们真的变成蠢蛋了。
..........
当世界总是问我们“做这件事有没有用”,我们也可以回头反问“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做这件事吗?”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5个环节365个小时精心打磨
王甸宇
策划、责编
刘欣宇
初审
周珅玮
复审
徐如梦
审读
王靖
设计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新异化的诞生》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郑作彧。

说到社会学,大家可能都会对这门学科有点陌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但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总是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例如说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明明很努力,但好像我们的生活不会因为努力就变得更好;或者说我总是希望把自己竞争的条件提得很高,但没想到整个社会的要求变得更高——也就是所谓的“内卷”出现了。

我们在一直“内卷”的生活中,可能会觉得好像自己的人生不知道在干什么,觉得好像没什么意义。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问题,都是我做社会学研究的时候会遇到的主题。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新异化的诞生》,也是跟这个问题相关的。这本书是我翻译的,它其实就是在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探讨,为什么有“我们明明很努力,可是生活好像不是我们努力就会变好的”这种“内卷”且毫无意义的情况。

一、什么是“异化”?

《新异化的诞生》这本书的书名,大家可能乍听之下会觉得很奇怪:什么叫作“异化”,什么又叫作“新异化”呢?可能这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讲到的词汇。但其实“异化”并不是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很抽象的概念。

探讨“异化”这个词汇最多的其实是德国的哲学。德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异化”这个词汇。“异化”德文的原文叫Entfremdung,它在德文里面最初的意思,或是说字面上的意思是,明明跟我们是融为一体、属于我们自己的一部分,但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使得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却与我们脱离开来了,变成一个仿佛跟我们无关的客体,甚至是与我们自己对立,这就叫“异化”。

当然这样讲可能还是很抽象,因为我们都知道哲学可能都讲得抽象,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例子却比比皆是。举一个心酸的异化例子——失恋。为什么说失恋是异化呢?因为在谈恋爱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把全身心都放在对方身上,这个时候对方其实就仿佛是我们的全世界。但也许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例如说可能对方把我们甩了,或是对方出轨了,我们可能就因此跟对方分开了。

我们本来是把对方当作我们的全世界,他就是我们自己身体、灵魂的一个部分,但他最后离开了、跟我们分手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好像我们的世界永远失去了一个部分,不再完整了。这样的情况其实就是“异化”。

所以,异化其实并不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异化就好比失恋后的痛苦。有时候,单恋也是一种异化,因为所谓的单恋就是,我把对方当作我的全世界,可是对方不理我、不知道我,所以我等同于活在一个没有我存在的世界。

但其实就像我说的,德国的哲学界比较多提到“异化”,其中可能最为我们中国人所知的一个谈“异化”最重要的学者,就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在他的读书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写到,他在阅读一些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件事情:工厂的工人在经济的生产领域,最容易发生“异化”的情况。

怎么解释这句话呢?其实这个情况到今天都还存在。例如,现代人经常举的一个例子,组装手机的流水线上的每个工人,他其实都是在耗费他生命的一部分的时间来组装手机,但是组装完的手机,其实并不归工人自己所有,它其实归老板所有,后来再卖给消费者。这使得很多在流水线上面组装手机的工人,可能自己最后反而买不起自己所组装的手机,像这样的情况就是在经济领域中工人会遇到的很典型的“异化”。

马克思是在经济生产领域中阐释异化,但实际上,在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其实都会遇到一些跟工人不一样,但同样可以被称为“异化”的情况,这个就是所谓的“新异化”。

那这种“新异化”有哪些具体的情况呢?例如,我们现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科技手段,让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更高效地去处理各种事情,但我们却没有因此感到更悠闲。现代人最奇妙的是,明明有很多可以为我们省下时间的科技手段,我们往往却是越没有时间。

又例如说,从小学开始,甚至可能更早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被叮咛说:“要努力用功读书,要考出好成绩”,到了初中和高中又会说:“你只要考上大学,你就解脱啦!”

我们从小到大总是会不断为了学习而奋斗,也许我们考的成绩的确越来越高了,但现在即便如此,我们的升学压力却越来越重。这就使得我们努力变得更优秀,不过是为了不要落后、留在原地而已,这是一个很“莫名其妙”的情况。

其实“莫名其妙”就是一种最典型的异化感,尤其是青年上班族。下班了之后,上班族们可能就只能回到自己小小的出租屋,想要上网来抒发一下情绪。然后上微信点开朋友圈之后发现,朋友圈原本是可以让我们自己抒发情绪的地方,但现在很多人可能都有一种感觉,朋友圈已经变成给别人按赞的地方,不太可能随时随地阐发自己的心声。所以我们可能看看朋友圈之后,就默默关掉,找找看有没有朋友可以聊一下。但是,我们可能加了很多微信好友,却好像没有一个人可以聊天——“莫名其妙”。

又或者我们可能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聊天的人,聊得明明也很开心,但因为上班一整天已经很累了,就发生了一种现代人特有的很诡谲的情况,就是我们会面无表情地在微信聊天框里打“哈哈哈哈哈”。这些都是现代人会遇到的很典型的“异化”。

而且这样一个异化的情境,完全不仅限于马克思所说的经济领域中生产的部分。那么究竟为什么我们今天异化的感受已经不再仅仅存在于流水线上组装产品的工人身上,而是成为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情况呢?我们今天这本书《新异化的诞生》的作者——哈特穆特·罗萨,他就是想要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400093337

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

一本书揭示日本年轻人生存困境
播放量42.14万
艺术是什么(上)400093019

艺术是什么(上)

听完终于弄懂各种流派!含近百件名作讲解
播放量38.58万
社会学的想象力400104244

社会学的想象力

清华北大书单推荐,豆瓣评分9.1,理解社会的必读书
播放量34.51万
爆裂:未来社会的9大生存原则400004420

爆裂:未来社会的9大生存原则

数字化时代,如何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播放量83.95万
非理性的人(上)400009838

非理性的人(上)

了解人性中的非理性,发现真正的自己
播放量54.22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