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读完本文约需7分钟
以下为《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今天我们要讲一本有一定年头的书了,这本书叫作《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问世已经三十多年了,但是到现在它依然是一本畅销书。我们读书会讲过很多亲子方面的书,比如《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跟这本书都有非常相近的地方。
有很多家长说,我学了那个,我现在知道什么叫无条件的爱,我现在知道怎么样用情感引导的方法。但是有时候孩子真的会让我抓狂,跟孩子对话的时候,忍不住就会说一些伤害他的话。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这本书就着重在怎么样跟孩子说话和沟通这件事上。我读完之后会觉得还是有很多的帮助,因此我愿意把它分享给大家。这个作者他们所研究出来的这些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二十多万个儿童教育的团体都在使用,风靡全球三十多年,这本书也被翻译成了三十多种文字,所以真的有很多可取之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本书真的很薄。然后前面还有很多漫画,所以基本上你花上两个小时或者三个小时就能够读完了,我读这本书花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因为内容都很熟悉了。
在这本书里边,他把所有跟孩子的沟通分成了这么几个常见的情景。第一个情景是关于感受的部分。就是当孩子跟我们讲述他的感受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回应。然后第二种就是关于寻求合作,怎么样让孩子听话。所谓的听话就是怎么样让孩子能够跟大人合作,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就是怎么样能够代替对孩子的惩罚。就是我们很多人会动不动就用到惩罚的手法,因为我们太习惯于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了,所以要学会代替惩罚的方法。
第四个就是关于怎么样赞赏。有的孩子甚至不喜欢自己的父母表扬他,你表扬了以后,你发现他根本不高兴,他甚至不干了,表扬反倒使得他干得更糟糕了。
第五个就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愤怒,当愤怒出现的时候该怎么办。你看,这五种状况,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用到。最后还有一些问答的环节,所以这是非常轻松的一本书。
首先我们来看关于感受的部分。当孩子跟你说 “爸爸,我真的很疼;爸爸,我的腿不舒服;爸爸,我的小兔子耳朵断了;我很难过”时,你通常会怎么回应呢?常见的第一种误区是忽略。比如小兔子的耳朵都断掉了,然后爸爸会说:“没关系,反正就只是个小兔子,不要紧,爸爸再给你买一个。”
这种方法叫忽略。忽略孩子的感受会使得孩子不愿意跟你沟通。孩子会觉得,跟你说话,反正你也不能理解我,你总觉得无所谓。有一次在家里边,我儿子嘟嘟他自己画那些游戏画得很认真,然后我就会觉得,这有什么好玩的,你们在玩什么呢?当我表达出来不知道这种东西为什么好玩的时候,嘟嘟就会特别失望。他说,我觉得这很好玩,我们用想象力来玩这个东西。
所以很多事在我们大人看来真的不值一提,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对孩子来讲,可能真的是很重要的东西。他会哭,他会难过,他会觉得被忽略。所以第一个误区,就是我们会忽略孩子的感受。当你不断忽略孩子的感受的时候,孩子也会学会慢慢忽略别人的感受。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明白了,跟爸爸妈妈沟通是没用的,因为你们反正听不懂。
所以我们经常跟孩子说:“不要紧,没关系,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你怎么这么小气?”这种话就都是对孩子感受的忽略。甚至孩子饿了,回到家说,妈妈,我饿了,妈妈都会说,怎么会饿呢?你刚吃过饭怎么会饿?这就是忽略孩子的感受。尤其男孩子摔倒了,我们会说,不疼不疼,快起来。你怎么知道不疼呢?所以忽略是我们最常见的误区。
第二种误区就是给建议,但孩子不需要你的建议。比如孩子在学校里边,老师批评了他,他觉得受了委屈,不高兴,这时候很多家长会讲:“那你就跟老师说,你主动跟老师谈一谈,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当你说这种话的时候,你说的对不对呢?你说的是对的,但是没用。这种话会让孩子觉得两头受气,就是我在学校里边被老师欺负了,回到家里边跟你说,你还照样说我不行,那以后我就不跟你讲了。所以这种给建议的方法,其实根本无助于让孩子愿意跟你沟通。
那么当孩子表达感受的时候,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第一招,倾听就好。其实有时候你能够耐下心来听,说一些 “嗯、哦、真是”。这就已经够了,这就是倾听的过程。如果你想做得更好,你可以说出孩子的感受。比如:我知道兔子的耳朵断了,让你觉得很难过,对吗?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兔子,它的耳朵断了,真的好可惜。这就是说出孩子的感受。当你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点头,并且愿意跟你接着说很多别的事,甚至他对于兔子耳朵断了这件事就已经不太在乎了,因为妈妈已经理解了他,或者爸爸已经理解了他。
有一次我跟嘟嘟在楼下踢足球,我主动陪他踢足球,就是他有两个小朋友一块儿踢,然后我跟他们一块儿踢足球。当然,我比他们踢得好一点了,所以我就经常会控球,然后射门什么的。我个人觉得很愉快,因为我在碾压他们俩,然后他们俩就踢不过我。结果踢了一会儿,嘟嘟就哭了。他说:“我再也不跟你踢足球了,你还是让我自己玩吧。”
这时候他已经上一年级了,然后我当时就觉得好笑。我说:“爸爸陪你玩,咱们在锻炼,你跟爸爸这样强大的对手踢球,你不是能够进步吗?”你们有没有发现,我全部是在用大人的角度说服孩子。我都是在用大人的角度告诉他,不要在乎这件事,大家锻炼锻炼,玩一下有什么了不起?你看,爸爸时间很难得。这都没有做到倾听。所以他就更加愤怒,更加生气,然后哭得很难过。
这时候我突然想到,哎呦,我犯错了,我在忽略孩子的感受。然后我蹲下来跟他讲,我说:“是不是爸爸的介入让你们没法踢得很愉快?”你看,找到他的感受。他说,对,就是。我说:“你是不是希望你们俩能够更多地踢球?”他说:“我跟你都没踢到过球。”就没有踢到过球,全被我踢了,然后他们也赢不了,也没法进球什么的。他们俩的玩法很简单,就是两个人面对面,你朝我的门里踢,我朝你的门里踢,但他们俩玩得很开心,哈哈大笑。所以我们大人不能够用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判断来替代孩子的感觉。
所以当我准确地说出他的感受以后,他马上就好了,跟我高高兴兴地回家。然后跟我约定说:“爸爸,以后咱们玩的时候,你要尊重我们,你要允许我们用我们的方法来玩,别老要求我们要跟你们一样踢足球。”我说,可以,这没问题。这就是双方的沟通。所以当你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说出他的感受的时候,孩子的感觉立刻就会变得不同。
然后第三种方法是,你可以尝试着用一种幻想的方式来对话,这时候孩子会非常感谢你。还是那个例子,孩子的兔子耳朵断掉了,然后跟你说,我的兔子耳朵断掉了,我很难过。这时候幻想的方式是什么呢?你说:“我敢担保,如果你是一个魔术师的话,你一定会把它的耳朵给变出来,对吗?或者如果你有法力的话,你一定会让这个兔子耳朵噌地一下子长出来。”他就哈哈哈地笑。孩子是愿意幻想的。所以当你能够这样说的话,也能够说出孩子的心里话,其实它跟上一个方法是一样的,就是说出孩子的心里话,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好理解我,这就是情感的认同。
甚至包括你要制止孩子的时候,也要能够理解他的感受。比如这里有一个漫画,就是孩子喜欢拿着瓶子对嘴吹,“咚咚咚”这样喝饮料。父母会觉得这样不雅观,而且也不卫生,要制止他。如果这时候你说,多难看,放下,这是没教养。当你说这样的话的时候,其实孩子是不舒服的。他潜意识当中会觉得,对瓶子吹这件事很有意思,下次我爸不在的时候,我一定要做一次。因为越禁忌的事,他会越有兴趣。
那么在你制止他的时候,你可以说:“我知道对着瓶子喝水很痛快,但是爸爸担心的是这样做会滋生很多细菌,而且会传染疾病,这个不健康,所以不要这样做。”你先去认同他的感受,你知道他急于喝到饮料,说这样喝很痛快或者怎么样。把这个感受说出来以后,再告诉他这样做的危险是什么,为什么不让你这样做,而且这样做也不雅观,所以我希望咱们倒到杯子里边来喝。孩子就很容易配合。
这招很简单,我们能够认同到孩子的感受就够了。这是第一招,就是关于孩子感受的问题,要排除掉忽略和给建议的误区,而要准确地讲出孩子的感受。甚至你不讲,你就是倾听,点头说“嗯、啊、呀”都是可以的。
这里边有一些例证。比如这个孩子看起来很焦虑,说明天要参加数学期末考试。父母这样讲,放轻松,我相信你能考好的。有用吗?这句话是没用的。第二句话说,你要是早点花时间学习,你现在就不用发愁了。更没用,这是讽刺、挖苦。正确的方法是这样说,你听上去很发愁,我打赌你肯定希望现在考试已经结束了,而且你已经通过了。你看,只要你说出这样的话,你不用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孩子就已经放松了,因为他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理解。
然后孩子正在玩你新买的珍珠项链,你不乐意,因为那个东西很贵。有的父母会这样说:“我跟你讲过很多次了,不要动我的首饰,你真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句话你有没有强调他的感受?没有,是完全忽略的。第二个说:“不要玩妈妈的珍珠项链,小心弄坏了。”这只是否定他,而没有理解他的感受。正确的方法是对他说:“你很喜欢我的项链,对吗?问题是它们很容易就弄断了,所以玩这些木头串珠或者围巾吧。”这就是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正确的方法。
然后孩子用手抓意大利面,想想看,一个三岁的小孩拿手抓着吃。这时候错误的回答是什么呢?“你用餐习惯真恶心,你太丢脸了,不要这样。”这是错误的。“我简直不敢相信,你这么大了竟然还拿手抓东西吃。”这都是给孩子凭空带来很多压力的话,没法让孩子抵制用手抓食物的诱惑。那么正确的方法是:“我知道用手吃东西一定感觉很棒,但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希望你用叉子吃。”先肯定他的感受,你理解他的感受,然后再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对的。
甚至孩子很生气,跟你说,我要离家出走。这时候父母怎么回应呢?我知道很多父母在心里都已经有答案了,说,好,走吧,我帮你打包。这是错误的方法。然后还有:别犯傻了,我不想听到这样的话。这种话都不对,都没有能够感受到孩子的这种感觉。所以正确的答案是,你听起来很不开心,我敢打赌你肯定希望好多事跟现在大不一样。当你讲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孩子才会愿意跟你接着去说,对,我就是很生气。那为什么?然后你们再一步一步地展开谈。
这就是孩子愿意跟你沟通的契机,孩子有时候不愿意跟你们说话,是因为无论他说什么我们就否定;我们就给建议;我们就总是会有一大套东西等着。然后孩子只能做那个被教训的人。所以第一招很重要,关于感受,这是很重要的。
第二招,关于寻求合作这件事。希望孩子听话,常见的误区是什么呢?包括指责,辱骂,威胁,命令。这些方法可能都只会让孩子在当下配合你一下,但他内心当中是抗拒你的。而且反过来有可能他叛逆起来,连当下都不配合你,他会故意给你捣乱。因为他的情绪无法安置,因为他本身就不愿意听你讲这些东西。所以这四种常见的误区是不对的。
正确的方法有这么几个。比如简单一点,用一个词表述其实是可以的。这一招在别的书里很少提到,这本书里讲的是说一个词就可以。比如孩子把香蕉皮掉在地上,这时候你不需要说一大堆的长篇大论,你只需要很坚定地说一句“香蕉皮”,就这一句,他可能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所以孩子最怕妈妈长篇大论,好多东西等着他:“你看你怎么没有公德心,你这多危险。”你说一句“香蕉皮”就够了。就像我带嘟嘟去美术馆的时候,我想让他安静下来,只需要说“嘘”,就一个动作。你就斩钉截铁地说一句话,这个孩子反倒会觉得,你们约定俗成的事就来了。所以只说一个词,这是一个方法。
第二个就是描述你所看到的东西。我看到厨房的地上扔着一个香蕉皮,没有人管它。这就是描述你所看到的东西。那我希望你能够把它收拾了,因为这个有可能会让人滑倒,会让人摔伤。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给提示。比如人踩到香蕉皮很容易滑倒,应该把它放到垃圾桶里边,从正面的角度来告诉他这个事应该怎么做。
还有一个方法是提供一个选择。什么叫提供一个选择?你可以把香蕉皮扔到厨房的垃圾袋里边,或者扔到外面的垃圾桶里边。这就是给他一个选择,让他去做。
还可以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我看到厨房的地上有一个香蕉皮,我觉得很不高兴,因为我觉得咱们家很乱,没有人管这个家。这是描述自己的感受。
还有一招就是你可以写一个便条,因为孩子喜欢父母给他留言,用写便条的方法,孩子会更容易重视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