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

万古江河

主讲人:樊登
4.9
2018.08.04上新

荐语

黄河九曲,夭矫如龙;长江婀娜,多姿多彩。两条母亲河,一南一北,灌溉了中国大部分的疆域。中国文化也似江河一般,绵延千百年,未曾中断过历史传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往哪里去?不作了解、不去深究,无法轻易地得到问题的答案,本书不拘泥于传统历史观,以世界为舞台,为你讲透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

你将获得

回顾中华数千年历史进程
感悟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
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

作者简介

许倬云
史学大家
匹兹堡大学荣休讲座教授
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当今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1962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匹兹堡大学,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讲座教授。1986年当选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2004年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2020年获“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2023年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大众史学代表作有《经纬华夏》《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学术代表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古代中国的转型期》等。

精彩选段

今日,许多汉人自以为是炎黄子孙,有些汉族以外的族群,也在建构其祖先与汉族同源的理论。近代中国建构国族的方向是聚异为同,恰好与欧洲近古诸族为了摆脱天主教秩序,而各自建构祖源的方向背道而驰。于是,中国革命由反满兴汉,演变为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又转变为孙中山“内部各族平等”及“联合世界平等对我之民族”两项诉求。中国成为多元的庞大共同体,实为世上所仅见。
..........
中国历史上重要事件之一,就是北边的牧人和猎人,会时时因粮食不足而南向侵犯农业地带。农牧的分界线,即是长城所经之处。自古以来,牧人、猎人与农夫之间,沿着长城线往来拉锯,贸易与战争都在此进行。
..........
中国与伊斯兰,两个普世秩序,都能维系庞大人群达千年之久。若从其中心思想言,两者大相径庭。伊斯兰文化的中心思想是人对唯一真神的无条件服从与尊崇,人的地位十分卑下,但又因为这一种真神是独一无二的,伊斯兰信仰本质遂是排他的。儒、道、佛三家融合为中国普世秩序的中心思想,“人”是尊贵的,“人心”是宇宙万物观照与理解之所在。佛教“境由心造”与儒家“事在人为”两项观念,在中国融合为一。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相对而言,前者借重于人以外的神力,后者注视于人的内在完美。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3分钟

以下为《万古江河》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今天我们要讲一本大部头的书叫作《万古江河》,它的作者是著名的历史学教授许倬云先生。

许倬云先生是出生在1930年的一位大学者,他在台湾大学和匹兹堡大学都担任过教授,对于中国历史真的是(有)非常深刻的了解。而且说个八卦的事,许倬云先生还有一位侄孙,是一个演艺界的明星叫王力宏。

这本书不是一本历史书,因为在我们以前的看法,历史书很多都是历史故事。这本书是一本大历史书,什么叫大历史书?就是他讲的是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趋势还有规律。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如果能够了解整个中国这个国家是怎么来的,我们怎么从远古蒙昧的社会,一直走到今天新中国的建立,这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而许倬云先生在这本书里边,给我们把脉了每一个时代最重要的转折点,我觉得读来特别有收获。

【了解中国的版图】

好了,先来了解一下整个中国的国家的位置。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想想那个地图,北边是沙漠和草原,就基本上跟我们常年既有交流,有经济上的往来也有战争的匈奴蒙古,就是北边的这个沙漠和草原的地方。西边是高山和高原,也就是青藏高原那边,然后东边和南边都被大海包围,就是基本上这么一个位置,这是我们中国所处的位置。

基本上历史学家可以把中国分成七大块,一块是上面的蒙古地区;然后以森林为多的东北地区,也就是女真人他们所待的地方;然后黄河中下游地区;还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像我们家(陕西)就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孕育了儒家文化,比较讲究礼仪制度。

再往下边有沿海地区和岛屿,以及西南地区的盆地和高山,还有西北地区,这七大块基本上构成了我们整个国家的国土。

【秦朝统一靠中文?】

公元前221年,我觉得历史学的再差的人都记得这个名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是我就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中国没有变成欧洲那样一个一个的小国家,为什么我们没有变成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这样?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这一点太了不起了。

各位,你知道创造一种文字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所以当中国人创造出了甲骨文、象形文字以后,周围的人都用,因为他们创造不出来别的文字,就都用这个文字。用了文字以后,秦朝统一了文字,大家都用这个。那好处就是,你发音就算再不一样,字都是一样的。所以说楚国、越国并进来,那口音差别太大了,隔一座山口音都不一样,但是一写字都认识,这就了不起。

所以有了文化的认同感,写出来的书、文字、文章、法令都能够接受,大家就认为我们是一国的人。这个东西使得中国这么多年颠沛流离,打来打去,那么多的战争没有让中国形成永久性的分裂。

【宋朝真的很弱吗?】

澶渊之盟给大宋带来了100年的和平。这件事情在历史上众说纷纭,有人讲,宋朝太软了,你看人家隋唐怎么弄的,隋唐是只有我们欺负别人的份,没有别人打我们。但是国际上对中国的澶渊之盟是特别赞赏的,说这个代表着整个中国的成熟,什么叫成熟?就是中国从一个武力国家变成了一个财政国家。

在隋唐时期,包括之前秦汉的时期,中国人遇到任何问题,虽远必诛,就是非打不可,一定要打仗。但是宋朝人算了一笔账,说我一年给他这么多白银,看样子是花了很多钱。但我如果打仗的话,这个军费至少3倍以上,而且花了这3倍以上的军费,还未必能打赢。

最重要的是,还得死那么多的老百姓,干脆给钱算了,这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国家。这个成熟的国家觉得算账,谈生意是比较划算的。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