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传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张爱玲传》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各位好,今天我们要一同走近一个孤独而又天才的灵魂。我要为大家讲的这本书叫作《张爱玲传》。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是“张迷”,特别喜欢读张爱玲的小说。张爱玲的身世确实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因为她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成名了,她自己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这样的名言。她还是一个“金句大王”,像她写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就被很多人奉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她年纪轻轻就写了《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这些了不起的作品。她的粉丝遍布华语世界,但是她最后竟然选择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寓里一个人孤独地老去。
在中国文艺评论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教授叫夏志清。夏志清梳理了那些近现代的作家以后,说,除了曹雪芹,还有谁能与张爱玲相比?
为什么大家给了她这么高的评价?她为什么会选择走上这么孤独的一条道路?我在读完了这么厚的一本《张爱玲传》以后,觉得这个人真的太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了。
【“张爱玲”这个名字怎么来的?】
张爱玲的妈妈是一个“学校迷”。大家会觉得很奇怪,学校还有“迷”吗?那个时候学校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就是西方传教士所办的那种学校。因为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家庭都是在家里接受教育,都是请私塾。所以她的爸爸一听说她妈妈要把孩子们送去上学,就大发雷霆,说坚决不可以,怎么能让自己的孩子抛头露面,到外面去上这种学校呢?但是她妈妈很坚持,一定要送张爱玲去上学。
在报名上学的时候要填写名字。她妈妈觉得张煐这个名字实在不好听,太普通了。所以她妈妈随口就给张爱玲起了一个英文名字,叫作Ailing(Eileen)。Ailing是什么意思?其实是烦恼的意思。她妈妈可能觉得当时的生活很烦恼,所以就随口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烦恼,然后根据这个Ailing的译音,把她的中文名字定为爱玲,这就是张爱玲这个名字的来源。
【个性少女张爱玲】
当时的洋派学校会办很多校刊,有一个校刊叫《风藻》。《风藻》做了一个高三毕业班的专辑,对全班的35个同学做了一个调查,叫作“一碗什锦豆瓣汤”。这个“豆瓣”,就是指他们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都要在毕业之前,写下自己的人生爱好。
比如说“豆瓣张爱玲”,“豆瓣性格”,这里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最喜欢吃什么,张爱玲说“叉烧炒饭”。然后最喜欢的人是“爱德华八世”。爱德华八世,就是那个典型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英国国王,他辞掉了国王的职位,因为他爱上了一个美国女人。
然后她最怕什么呢,张爱玲写“死”,最怕死。最恨什么呢?她说最恨“一个有天才的女人忽然结婚”。据说那时候张爱玲有一个同学,在她看来是很有才华的,结果后来结婚了,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所以张爱玲说最恨“一个有天才的女人忽然结婚”。常常挂在嘴上的话是“我又忘了”。拿手好戏是“绘画”。这是17岁的时候,张爱玲给自己画的一个自画像。在今天看来,可以说有很多回答反映了张爱玲后来的人生状况。
那个时候,张爱玲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呢?她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她说:“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在中学毕业之前,她所期待的人生是这个样子的。
【张爱玲小说的灵感来源】
有的记者采访张爱玲,问她《红玫瑰与白玫瑰》这个故事的构思是怎么来的,怎么能够想到这么精彩的故事。张爱玲很抱歉地说,写完了这篇故事,觉得很对不住佟振保和白玫瑰,这两个人她都见过,而红玫瑰她只是听说过。张爱玲跟她的朋友介绍说:“男主角是我母亲的朋友,事情是他自己讲给母亲和姑姑听的。那时候我还小,他们以为我不懂,哪知道我听过全记住了。”
她写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就是她妈妈身边的朋友们的故事,至于这篇小说的原型是哪几位,现在已经不可考了,但是《金锁记》《花凋》,却是各有其本的。前者以她的太外祖父李鸿章之次子一家的生活为背景,后者是以他舅舅黄定柱的三女儿黄家漪的爱情悲剧为蓝本。她写的全是身边人、身边事,把他们的名字稍微改一改,最后就变成一篇小说。这也是很好的小说来源的一个可能性。
【张爱玲和王家卫竟有交集?】
1995年7月5日,根据信的落款,张爱玲还给王家卫写过一封信。这其实是一个误会。张爱玲很长时间才翻一次自己的信箱,她发现中国香港有个导演王家卫给她写了一封信,要求将她的一个作品改拍成电影。然后她就迟迟疑疑地给王家卫回了一封信。实际上那封信是王家卫替另外一个导演写给她的,这是一个误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