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

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

主讲人:樊登、付立平
4.9
2022.04.30上新

荐语

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抗拒学习,而有的孩子却能主动学习、轻松取得好成绩?其实,他们之间相差的不是天赋,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家庭教育专家付立平创新性提出“五顶学习帽”概念,逐一分析自主学习的五大支撑力:学习内驱力、情绪自控力、习惯自控力、学习竞争力、学习抗逆力。同时提供了多个实用工具、互动练习,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从而实现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爆发式成长。

你将获得

五大维度,全面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用恰当的沟通方式,构建良好亲子关系
从认知到方法,提供一套实用育儿工具

作者简介

付立平
家庭教育专家

精彩选段

当孩子不用把能量消耗到跟父母对抗上,他们就有更多的能量用于自我学习与成长。
..........
孩子能不能有责任心、能不能学会管理自己,其实也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当父母总是一股脑地代替孩子完成他有能力做好的事情时,孩子就会丧失自我管理的能力。而当父母放手让孩子大胆去做时,孩子就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担责和管理自己,并且体会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这种成就感会让孩子慢慢地从他律走向自律。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给予孩子的无条件接纳是孩子成长的“安全基地”,也是孩子面对任何困难时的底气。一个被父母无条件接纳的孩子,无论面对何种境况,都能满怀信心,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共6个流程,243个小时打磨
汪逸苗
责编
海丽玮
校对
张颐
审核
王琳媛
设计指导
李文婷
运营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樊登:“双减”以后大家发现,我们不能够轻易地把孩子扔给辅导班了,所以每一个家长身上的责任变得更重了,家长自己的学习和进步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能够帮助更多家长适应这个环境,让更多家长能够学会去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的问题,我们今天找到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叫作《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我们欢迎这本书的作者付立平老师。

 

付立平:谢谢樊老师。

 

樊登:付立平老师是我们樊登读书·新父母的教育专家,专门为我们解决教育问题。您是怎么想到写这么一本讲“五顶帽子”的书的?

 

付立平:其实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接触了特别多的家长。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扰,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孩子,让孩子自觉学习、学会学习。尤其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学习问题是引发家庭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很多家长跟我说,付老师,我们家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学习问题——家长发现的都是单个问题。而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发现,如果孩子在自主性和学习力上有问题,它其实是一个系统问题,我把它设置成五个维度,来告诉大家。

 

樊登:您说的这些我也有感受,家长看到的是表象,是“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的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我的孩子不喜欢写作业”“我的孩子调皮捣蛋”等等,这些都是表象。因为家长不是专家,他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他看不到背后的系统问题,看不到孩子的深层需要到底是什么。

 

付立平:就是冰山下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樊登:付老师长期从事家庭教育的辅导工作,真的是专家,还作为嘉宾出现在很多电视节目里。我先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五顶帽子”:第一顶是红色的帽子,代表情绪自控力。因为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用很大的精力发脾气、郁闷,或者跟家长发生情绪对抗,那他是没法学习的,是学不进去的。你表面上看到他坐在写字台前学习,其实他在生气。

 

第二顶是黄色的帽子,代表习惯自控力。习惯自控力就是孩子自己知道,到点了,不能看电视了,要去学习了。这是一个习惯。这是黄色的帽子。

 

第三顶是蓝色的帽子,代表学习竞争力。我相信很多家长认为这个很重要,它告诉你怎么学才记得住。我直播的时候,每次都有人问我超级记忆力怎么打造,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好玩。我就经常说,不需要打造超级记忆力,有正常的记忆力就足够了。

 

第四顶是白色的帽子,代表学习内驱力。学习内驱力讲的是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学习,自己有好奇心去学习。

 

最后一顶是黑色的帽子,代表学习抗逆力。学习抗逆力讲的是孩子有时候会遇到低谷期,该怎么应对。您先讲哪顶帽子?

 

付立平:我先讲内驱力。因为有家长经常说,孩子不自觉、孩子不愿意,其实这背后最重要的问题是孩子的内驱力不足。如果我们把孩子的人生比作一辆车的话,那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动机的问题,内驱力就是孩子未来人生的发动机。俗话讲“千金难买我愿意”,就是我想做的事情,我肯定想尽千方百计去做。但如果没有解决孩子内驱力的问题,家长就会天天跟在后面催孩子,而家长不可能二十四小时盯着他,不可能一辈子都盯着他。所以,如果没有解决内驱力的问题,就不可能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樊登:那怎么解决呢?

 

付立平:其实我在书里给了大家一些工具。首先是从孩子的意愿问题入手,也就是从思维方式入手,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有些人会认为“我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某些事的”,但有些人会说“这个我不行”。孩子也是这样的。那我们首先解决思维方式的问题,然后再去解决孩子的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的问题。当孩子觉得自己的内在是有力量的,觉得“我能行”,他才愿意去做。

 

我们会给家长一些特别实用的工具,书里有一个很有趣的工具叫鼓励。我们家长,尤其是现在年轻一代的家长,大家平时都喜欢用正面语言去夸奖孩子。比如“你真棒”“你做得真好”,但是这些方式其实并不是真的在鼓励孩子的内驱力,或者他的内在能力,因为孩子没有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力量是什么。所以我们经常告诉家长,要学会正确地鼓励,甚至我们会给到鼓励的三个句式。首先是“我看到……”,用描述式的句子,强调这个过程。

 

樊登:比如“我看到你昨天晚上做题做到很晚”。

 

付立平:“我看到你昨天放学回家之后先写了作业。”

 

樊登:“我看到你自己在努力地寻找这道题的答案。”这是第一个句式“我看到……”。

 

付立平:对,你看到的是孩子的具体行为,孩子就会感受到,通过这样的具体行为,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被看到的。第二个句式是“谢谢你……”,我们把它叫作感谢式(欣赏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你跟孩子说的是“谢谢你今天帮我做了某件事”,或者比如双子女、多子女家庭,就可以跟孩子说“谢谢你今天帮我带了妹妹”等等。孩子能感觉到,他做的这件事能体现出自己是有内在能力的,自己是可以为他人服务的。

 

还有一个句式就是“我相信……”,这个叫赋能式。比如“我相信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道难题”。孩子就会自己去开动脑筋想,觉得自己是可以的,爸爸妈妈是信任自己的。但父母常常会说“你真的不行,你不可以,你做不到”。

 

樊登:你说得都客气了,一般的父母是说“你就没戏,你算了吧”。好多父母喜欢说反话,他明明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但他嘴里老说那种丧气的反话。

 

付立平:2013年,正面管教方法的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来中国,我们俩见面聊天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让我特别有感触的话。她说:“是什么让家长有这么疯狂的想法,认为让孩子先感到沮丧,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就像您刚才讲的,讲反话其实是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这样的话其实对孩子的内驱力有很大的副作用。

 

樊登:因为正面管教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自卑与超越》里写的这些东西。孩子需要归属感、价值感,你给到他这两个东西,他就会觉得自己背后有人在看,有人支持,有人会爱他,然后他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他的内驱力才能够被调动。

 

付立平:是的。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