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上)
慢慢读,读好书。
你好吗?我是李蕾。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我带到现场给大家看的这个版本,长这个样子。《倾城之恋》我自己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封面长得都不一样。那今天带来的这个版本,上面有一轮冉冉升起的月亮。
记得第一次到上海来的时候,我的想法是:
- 要在和平饭店吃一顿饭。因为那个对我来讲,意味着小马哥和金大班。
- 我要去看看张爱玲住过的地方。
我记得当时从丁香花园出来,抬头看了一下天空,我觉得天上那个月亮就是张爱玲笔下的月亮,它又大又薄,然后非常凉地在那里停留,让人觉得分不清楚眼前的这个世界是张爱玲的世界,还是自己的世界。
所以,这就是一个张爱玲的粉丝到了上海之后,非常真实的心情。
我们挑《倾城之恋》来讲,也是因为它是张爱玲非常重要的一个小说,也是最为著名的一个小说。
在改编的《倾城之恋》的电影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这个话要怎么理解呢?就是说那个海上的月亮,它和天上的月亮是参差对照的。
张爱玲的小说最擅长的写法,就叫参差对照,她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作《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就是在讲她的美学是什么样的,她常常用的是参差对照的笔法。
就像《红楼梦》里写了一个林黛玉,就会有一个薛宝钗,这两个人参差对照,才能互相映照出美感来。
那么第二句,说“眼前人是心上人”。
你想,《倾城之恋》是张爱玲23岁的时候写出来的小说,真的是天才。
才女就是这样,23岁一次恋爱都没有谈过,她竟然能够把恋爱、婚姻、人性、时代、战争全部结构到一个短篇小说里面,而且一直到现在还在流传,我是非常非常佩服的。
这个里面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天赋到底有多高,那根本不是后天的努力能够比的。但作为我们普通人,常常觉得很幸运,还好有那么多的天才和我们并称为人类,这样我们读一读张爱玲,也会觉得离那个仰望的星空更加接近了一点。
但是,是不是读得懂张爱玲,是不是读得懂《倾城之恋》呢?这句话就像是一个谜语,“眼前人是心上人”,张爱玲很多小说都写得非常凉薄,就是她很无情,但《倾城之恋》偏偏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你看,眼前这个人,他就是我心上的人,我们两个还能够大团圆,终成眷属,这就是《倾城之恋》的结局。
其中有一段话我念给大家听,就是结局时两个主人公——女主人公白流苏和男主人公范柳原,在最后终于表明心迹的时候,白流苏的一段原话:
“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都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
什么意思?就是我还活着呀,一切都在变化,大的劫难、大的动荡,可我还活着,我有命在。
除了这条命还在,还有什么呢?还有睡在身边的这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就是范柳原,她一直喜欢的那个男人。所以白流苏就忽然爬到柳原的身边,隔着棉被拥抱着他,那个男人也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着她的手。就在这个时候,两个人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就这一刹那,就足够他们在一起和和气气地活个十年八年了。
好多人看了这一段细节,都说很完美,特别感动。如果在乱世里面,我身边有这么一个人,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可是你看张爱玲说的,“这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也足够在一起过个十年八年了”。
什么意思呢?她并不是一个彻底的乐观主义者,对吗?你总觉得这个结局的背后,好像有点什么意味深长的东西,她到底想说什么呢?
这个就是张爱玲的神秘之处,她从来不肯给你一个完全的彻底的答案,她特别暧昧,制造很多小的细节和氛围,就像是那个烧脑的悬疑剧一样,你要不断地去了解她,然后像一个大侦探一样,盯着那些蛛丝马迹,你才能理解张爱玲究竟在她的故事里面埋藏了什么样的谜底。
所以张爱玲是难以理解的,那么这也就造成了这么多年来,大家一直在看她,一直在猜测她,一直想要接近她。
那么后面这两句,“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这身边的纷纷扰扰的看客,来了一波,走了一波,人世无常。但是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剧中的人,《倾城之恋》的白流苏和范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