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国文课》上
大家好,今天开始,我要为大家讲这本书,叫作《年轻人的国文课》。
那第一次发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小小的惊讶,说这本书,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字——什么什么课?看起来很学究,也不讨人喜欢。后来发现,它原来真的是一门课。这门课开在哪里呢?在北大。那是我少年之光,我就没有考上北大,但我非常好奇北大的这些学霸们、油花花们,到底在学什么?就是这门国文课,是北大的爆款课程,什么叫作爆款课程?有过大学经历的人都知道,就这一门课选修开出来,这个走道里、教室的后面、窗户上都趴着人,就说明这老师讲得有意思。
这本书的作者张一南,就是北大非常年轻的一位助教老师。那她的这门课,不仅仅北大的年轻人喜欢,清华、复旦也有很多的老师来推荐,我就很好奇,说那她到底在讲什么呢?把这本书拿来一看,她从《诗经》讲到《红楼梦》。你会说这不是很大的一个体量吗?一本书怎么讲得完?对,所以张一南老师就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她不是在讲文学史,她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自己认为特别有意思的那些经典组合在一起,然后分了五个主题,就像五颗很大的夜明珠,然后用一根线穿起来。那这五颗夜明珠是什么呢?叫作夫妇、父子、情商、文艺和识见。那你会说,这五个词放在这里,你就觉得好恢弘,那应该怎么讲呢?
大家有没有看过《福尔摩斯探案集》?这个书里面有一个细节,就是一个警察跟福尔摩斯讲,说有一个人多么多么的牛,他怎么牛呢?这个警察说,他就用两个灯泡就给我讲清楚了自转和公转。所以要从细节、要从故事、要从能够让大家听得懂的角度,去把整个恢弘的历史讲清楚,这就是《年轻人的国文课》备受欢迎的一面。
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它有四个部分,叫作经史子集。这四个部分放在这,你说我都知道,但一听就头大。因为它好像内容太多了对不对?可是张一南老师的总结非常简单。
她说什么叫作经呢?经就是夫妇父子,它就是君子的情感模式。
那什么叫作史呢?就是情商,说君子怎么做事。
什么叫做集呢?就是文艺,说君子怎么写文章。
那什么叫作子呢?就是个性和实践,君子怎么思考。
所以整本书通读一遍,它想要告诉你什么呢?不是文学史,不是我们应该怎么样理解那些概念,记住那些复杂的句子。它讲的是你怎么成为一个君子。你说,这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它用一句话就解答了,说什么叫作君子?君子就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
那我翻开这本书,张一南老师讲了一句话,说反正讲不完,我就只挑我喜欢的讲。看到这一句,我就喜欢这本书了。对呀!我们的好的东西太多了,但是怎么样才能够让大家深入地理解,并且引发兴趣呢?它又能够告诉大家什么呢?这个书中有一段原话,我读给大家听。一南老师说,我有什么要告诉学生的呢?其实我没有特别高的学问,这里面满满都是私货。什么叫作私货?在她看来,就是我从老师那里听来的,感动过我的话,我要再告诉学生们。那我曾经记住的那些有趣的规矩,我也要告诉学生们。也就是高年级学生一定要告诉低年级学生的那点事,这个叫作校园的传统。
那文明的传统是什么呢?她就讲,因为那些事曾经陪伴过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体验,让我们决定,要让后面的人也体验一下。所以不是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值得传承下去,什么东西值得传承呢?打动过我们的生命中最美好的体验,让每一代人都决定,这件事一定要告诉下一代人才行。所以真正能够传下去的东西,它是活着的,它不是变成一块石头凝固在那,它也不应该放在博物馆,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说,你们家到了端午节的时候,门上是不是应该挂菖蒲、艾草,然后你会吃粽子。家里来了客人,应该坐在什么位置,客人吃饭的时候先动筷子。那很多男生都会喜欢黑长直的头发,这些是什么?这些都是活着的传统。
那么这些传统都是哪里来的,它又怎么能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美好的人类呢?它就叫文学通识教育。好多人会认为说,这个文学通识其实没什么用。你看,它也没办法帮助我们赚到大钱,它也没办法帮助我们更成功。其实,每一本书都是有用的,从来没有说一本书是完全无用的,我倒不同意这个观点。那么文学通识的用处是什么呢?也就是说那些无用的东西,最有用的目的是什么?用一句很朴素的话来讲,就是读了这些书,你就会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读过书的人,这就是它最大的用处。
所以看完这本书,你可能记忆最深的并不是什么知识点,不是老师划的这个必考的地方,也不是什么复杂的句子。你是一种印象,就是那些鲜活的故事,那些生活场景,那些之所以进入我们血液里,让我们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我要这样走路,这样说话的那个部分。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这本书的开篇讲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