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6分钟
以下为《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李晓愚。
今天我想和你聊一部研究宋代才女李清照的著作,书名叫作《才女之累》。有个朋友就跟我说:“李清照,那是才女之光,怎么能叫作才女之累呢?要是她都累,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这当然是在开玩笑,但也不无道理。的确,无论从个人才华、家世背景,还是文学地位来说,李清照可都是有光的女子。那么,李清照究竟“累”在哪里呢?
可以说,理解了她的“累”,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才女这个群体,才能更好地理解整个女性群体所面临的困境。
《才女之累》这本书有三个亮点。
第一,作者很厉害。作者名叫艾朗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系的教授。艾朗诺曾经跟随白先勇先生学习中文,白先勇就称赞他“对中国语文、中国文化特别敏感”。艾朗诺主攻宋代的文学,出版过关于欧阳修、苏轼、李清照的书,而这一本《才女之累》就被汉学家宇文所安盛赞为“李清照研究领域的盖棺定论之作”。
第二,角度很特别。艾朗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切入,把积压在李清照这位旷世才女身上的层层负累一一释放,让我们看到,李清照其实是被不同时期、不同的人逐渐建构而成的一个才女形象。她在被正统文化接受的同时,其实也经历了许多我们难以想象的艰难。
第三,艾朗诺通过精彩的文本细读和扎实的文献考证,厘清了很多关于李清照的谜题,包括一些误读和误解。
比方说,现代人习惯用自传的方式解读李清照的词,把她的词和她的生平经历对应起来,比如那一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真的是她在盼望自己的丈夫赵明诚吗?还有李清照词当中的主人公真的都是她自己吗?不一定。
再比如说,李清照和赵明诚是神仙眷侣,但他们的爱情真的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吗?有没有令人遗憾,乃至于残酷的一面呢?赵明诚病逝之后,李清照到底有没有改嫁?还有人们为什么那么在乎她到底有没有改嫁?这些问题在读完这本书之后,相信你就会有比较清晰的答案了。
接下来就让我来为你解读这本书,我们将围绕才女之累的这个“累”字,分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我想和你聊一聊,古代才女这个群体所面临的性别之累。
一、古代才女的性别之累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重构李清照生活的世界。艾朗诺在书中提到,我们必须要“将之历史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她。所谓历史化,就是我们衡量一个历史人物的作为,必须用历史的尺度,把李清照放回她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社会环境当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她。那么在宋代做一个才女,她的生活会是怎样呢?
首先,她肯定不能像今天的知识女性一样,到各种场合去参加会议、做演讲,在杂志、公号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她甚至可能连出门逛街都蛮不容易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图为证。
有一幅图叫作《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所绘制的一幅长卷,描绘了早春时节都城汴梁熙攘热闹的街景。这幅画非常有名,相信大家也一定看过。那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清明上河图》里一共画了几个人?其中又有多少女人呢?
《清明上河图》一共绘制了八百多人,而女性可能只有十个左右。
这样悬殊的比例,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事实:在宋代,女子是很少能够出门参加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
女性不能够被人看见,这不仅仅体现在逛街这件日常小事上,也体现在文学创作上。说到这儿,我想请我们的书友们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能不能列举出所有宋代知名才女的名字?第二个问题,你能否列举出所有宋代著名才子的名字?
第一个问题应该很好回答,那就是李清照。再想想看,最多加一个朱淑真,好像不多了。第二个问题其实就不太好答了,不是因为答不出,而是太多了。你想想看,苏东坡、欧阳修、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柳永、王安石、辛弃疾……太多了,根本就列不完。
这也在提醒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能够对古代才女津津乐道、如数家珍,恰恰是因为,她们的数量实在太少了。
在宋代,确实有一些名门闺秀可以接受古典教育,但当时主流的观念是,女性最好是只读不写;提升认知很好,但是不要去搞创作。
当然,个别家庭也会教女孩子作诗,但是跟男性学习写作的目的不一样。女孩子学作诗,不是为了用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怀,表达内在的志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诗言志”,那是男孩子做的事情。女孩子学诗,更多是作为一项特别值得夸耀的才艺,就像会做一个针线活,或者会弹琴一样,在定亲、出嫁这些特殊的场合当中,可以抬高一下身价。在宋代,即便女孩子创作出了优秀的诗词作品,也只能供家人欣赏,绝对不能越过家门,流传到外头去。
其实一直到清代,这种情况都没有改变。
《红楼梦》当中就有一个细节,说的是贾宝玉曾经偷偷将林黛玉、薛宝钗的诗作带出大观园,给家族内外的男性去分享。有人就说,这个诗写得太好了,应该把它们刊印出版。可是探春、黛玉听到之后大惊失色、忧虑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