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安庆:曾国藩的中年突围

战安庆:曾国藩的中年突围

主讲人:樊登
4.9
2024.01.06上新

荐语

人到中年,诸种危机纷至而来,或遭事业瓶颈,或逢同僚嫉妒,或遇上司猜忌。有人选择明哲保身,有人撞得头破血流,有人难免顾此失彼。最后或扼腕叹息,或壮志难酬,或闭口不言,一个个只得将理想埋葬于岁月之中。 这不仅是每个普通人会面临的困境,也是被誉为“古今第一完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文正公曾国藩感到痛苦和愤怒的难题。因遭皇帝弃用,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一手辛苦建立的湘军,回家赋闲。可他不仅没有从此一蹶不振,反而走进了知行合一的新境界,被后世看作符合“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半个圣人”。 打开本期新书,为你还原曾国藩那段最艰难的时光,看他如何用谦虚自省的心态,战胜中年危机,走向完满的人生境界。

你将获得

一介书生如何打造清末精锐军团?
半圣人曾国藩怎样度过中年危机?
太平天国和清王朝如何殊死搏斗?

作者简介

周禄丰
作家
历史作家,曾作为援外专家赴意大利交流,曾在《凤凰大视野》《湖湘讲坛》担任电视节目主讲。著有《通天血路:太平天国往事》《战安庆:曾国藩的中年突围》《平天下:曾国藩的暮年雄心》。

精彩选段

曾国藩创立的湘军,在训练上,已达到近代军队一日一操的标准,再辅以古代军队罕见的思想教育,士兵的水准大幅度提升。湘军军官和近代军官一样,有思想觉悟,有献身精神,知为何而战,接近近代军官团的要求。
..........
第157页
所谓中年危机,无非就是人到中年因事业无成而产生的焦虑和惶恐,一旦跳出功名利禄的圈子,从宇宙的维度来看待世事,以恬淡冲融的态度来重新看待人生,危机带来的抑郁也就消泯了。
..........
第195页
理学空疏不实的弊端,被曾国藩以极高的悟性突破了。从某种程度上讲,他这种实证思想具有的革命性,还要超过朱熹和王阳明。曾国藩之所以没有在思想史上获得和朱、王一样的地位,是因为这种实证思想在近代西方早已成熟,很快就被成体系地引进中国了。
..........
第197页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共计270个小时的精心打磨
田梦瑶
责编
海丽玮
校对
邵慧平
审核
钱赵力
终审
张玥
审读
徐凯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6分钟

以下为《战安庆》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人生如海,好书是帆。各位好,今天我们要讲一本让我读后大呼过瘾的好书,叫作《战安庆》,它的副标题是“曾国藩的中年突围”。大家说我们讲过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书了,就是《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那本书是比较概括地写了曾国藩的一生,而今天这本书则聚焦于曾国藩人生当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就是从开始练湘军到最后打下安庆这一段极其困难的时期。

作者用“放大镜”放大了曾国藩在这个过程当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细节,让我们能够对曾国藩有进一步的了解。曾国藩这个人真的值得一读再读,因为他总是能够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很多激励和启发。

【半圣人曾国藩怎样走出低谷?】

在曾国藩最难受的时候,左宗棠还批评他。曾国藩在家里边有多痛苦呢?应该是得了抑郁症,失眠、睡不着觉,脾气大的时候甚至乱骂人。最丢脸的一次,他连他的弟媳妇都骂。在古代,一般我们讲叔嫂之间的关系,轻易都不能说话,更何况是红脸骂人。曾国藩那是被逼急了,那时候他的情绪太糟糕了。但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曾国藩开始读老庄。为什么读老庄很重要呢?中国人意气风发的时候,一般都是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当人生遇到挫折,遇到困惑,甚至面临生死的时候,往往就会找出老庄来安慰自己。“自读老庄悟道,曾国藩懂得了在官场上‘知雄守雌,卑弱自持’。第一个改变,就是懂得自省和谦虚,凡事先找自己的不足,而不再一味抱怨他人无理。”

我们讲过一本书叫《人生只有一件事》,金惟纯老师就讲说人生有捷径,人生的捷径是什么呢?认错。你认了错,才能够走上捷径,你总是梗着脖子不认错,老天爷想帮你都帮不了。就是在这段时间中,曾国藩认识到了自己“长傲多言”的缺点。你想,实际上他在之前十几年的官场生活当中,永远在参别人,永远在弹劾别人,永远眼里揉不得沙子,总是觉得别人不干活,全靠我一个人独木难支,曾国藩一肚子的委屈。结果就是别人都对他冷眼旁观,看你能闹到什么时候,看你自己能支多长时间,所以曾国藩非常孤独和痛苦。

但是在守制这一年的时间里,曾国藩读了老庄,读了“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样的话以后,他才明白“原来曲线是最近的方式,我需要能够收敛自己的这种态度”。

【曾国藩为什么选择专攻安庆?】

曾国藩对太平军的战略是不去打苏州、常州这些地方,而是专攻安庆。安庆是当时安徽的首府,它位于长江的中间,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军队要从上游下来,要经过安庆才能够打到南京。曾国藩说服皇帝时的说法是,我们攻下了安庆,顺流而下,才能够直接攻破南京。后来在安庆城外,曾国藩用五万人的部队修筑长壕,把整个安庆围了起来。

过去我们说湘军打仗叫“结硬寨、打呆仗”,就体现在这里,用大量的壕沟围城。用壕沟围城的好处在于反攻为守。你让我攻城,我肯定死得多,但是我用深深的壕沟把城围起来以后,相当于我建了一座城,对方要出来进攻,就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曾国藩是一个“穿越者”】

最后作者总结说,虽然我们说曾国藩是一个“穿越者”,因为他具备很多现代的思想,包括他对洋务运动的热衷,但他毕竟是一个清朝人。“汉唐以来罕见之‘杰贼’(就是最厉害的这些造反的人)陈玉成被消灭了,但清王朝的出路又在何方?安庆之战,曾国藩经受重重考验,以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熬到了胜利的到来,他的行和知逐渐合一,他的学问修养已达传统文化所能企及的巅峰,但眼前的乱局,已超过了他的智识范围。他的挚友胡林翼已在安庆城破不久后离世,据说胡林翼去世前曾言,洋人扰乱中国,此事已非他所能知。老友魂归道山,背负千钧的曾国藩还要在尘世嚣嚣中苦苦寻求出路。

“曾国藩是一个标本式的儒生,虽是清朝的能臣,亦只是一个清朝人。一方面,他是一个虔诚的孔孟信徒……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顽固的官僚,以残酷的手段镇压起义,并为自己的暴力沾沾自喜。他身上有儒家的艰苦真诚,也有道家的知雄守雌……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