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

主讲人:魏知超
4.9
2024.04.30上新

荐语

越是习惯性延迟满足的人,反而越远离延迟满足的真谛?  下班回家,要先做好家务再开始娱乐;买了好的东西,要等待至足够重大的时刻再用;相比起当下的消费,要把钱留给未来做储蓄....在传统家庭中,以上种种都被当作是延迟满足的美德,有些时候甚至仅仅是为了约束本身,我们也要把享受后置。  而在本书中,延迟满足之父——沃尔特·米歇尔却告诉我们,这些纷繁的规训根本就与延迟满足背道而驰!延迟满足的重点从来不是如何更好地延迟,而是如何收获更大的满足。真正善于延迟满足的也人并不是最能经受忍耐的人,而是对延迟后的满足有充分的期待和信心的人。

你将获得

全面了解棉花糖实验的研究结论
拆解延迟满足的先决条件和底层逻辑
超越自控力之“术”,掌握自控力之“道”

主讲人

魏知超
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研究学者

精彩选段

人们之所以选择延迟满足,有一个先决条件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那就是对未来的信心。
..........
很多家长常常大费周章地训练孩子的耐力与意志力,却没有做出过任何努力来让孩子对未来产生信心。
..........
真正的成功,并不在于我们能否完全克制所谓的人性的缺陷,而在于我们如何认识、理解它,然后与它和平相处。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6个环节356小时用心打磨
马一晴
策划、责编
舒从嘉
初审
杨文文
复审
徐如梦
审读
李梦雨
设计
欧明超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魏知超。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延迟满足》。这本书的作者,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可是大有来头,他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实验——棉花糖实验的主持者,被人称为自控力之父。

如果你对培养自控力感兴趣,那《延迟满足》可能是你的必读书目之一。市面上讲自控力的好书其实有不少,比如我们非凡精读馆里已经上架的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的那本《自控力》,每一章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分析自控力,并且提出增强自控力的相应建议,可以说是拳拳到肉,非常扎实。

那这本《延迟满足》特别在哪里呢?我觉得这本书最特别的是,它不但传授了自控力的“术”,而且还向我们传达了自控力的“道”。术是具体的方法、技巧或者手段,而道是背后的原则、哲学或者思想。很少有书上升到道的层面来思考和理解自控力,但是这本书不一样。我觉得这本书虽然表面上文字非常浅白,但是你细心读下去就会发现,作者不经意间就把自控力与人性的一些基本矛盾给联系在了一起,把它与我们心底最核心的世界观联系在了一起。你还能从书里瞥见一些人生处世的无奈与坚持,这样高屋建瓴的视野,我在同主题的别的书里还没有见到过。

这本书从棉花糖实验这个非常具体、落地的研究出发。我们会看到作者带着我们从地上拔起来,飞到云端去俯瞰人性,然后再重新落回到地面,给了我们很多关于自控力、关于人生处世的启发和建议。所以我想,哪怕你已经读过一些关于自控力、意志力的书,也不妨随着我一起听一听。

自控力之父沃尔特·米歇尔是怎样理解自控力、理解延迟满足的?书名里的这个“延迟满足”是什么意思呢?延迟满足就是把现在立即就可以享受到的东西推到未来去享受。这可以说也算是一种“拖延症”,但它是最能够体现一个人自控力和意志力的一种拖延症。我们平常说的拖延症是把那些痛苦的事情往后面拖,比如拖着不写报告、拖着不写作业、拖着不去锻炼身体等等。但是延迟满足是让我们把快乐的事情往后拖,明明现在就可以享受的,却偏偏不享受,而是拖到未来去换取一个更大的利益。我们平时说一个人自控力很强、意志力很强,往往说的就是他非常善于延迟满足。

有很多人生赢家其实都是延迟满足的高手,比如说股神巴菲特的搭档投资大神查理·芒格就说,延迟满足是让他终身受益的一种能力。他在自己的投资生涯和个人生活当中都一直贯彻延迟满足。那为什么像查理·芒格这样的大神也这么看重延迟满足这种能力呢?要做到延迟满足,又为什么会那么难?怎样才能够提升和培养我们延迟满足的能力呢?那下面我们就从延迟满足这个概念的源头,也就是让这个概念名声大噪的那个棉花糖实验开始讲起。

一、棉花糖实验

我们先来看棉花糖实验具体都发现了什么,然后再展开说一说这个实验对于我们理解和提升延迟满足的能力有哪些启发。

01棉花糖实验的经过

从1962年开始的那几年里,在美国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家幼儿园,很多在那里上学的小朋友都参加了一个实验。如果你是参加实验的其中一位小朋友,那你的整个经历大概是这样的:你会先被幼儿园的老师带到一位大哥哥,也可能是一位大姐姐面前,他会陪你说话、聊天,陪你做游戏,渐渐地跟你熟悉起来。等到你对他不再那么戒备,把他当成了自己人之后,这位大哥哥就会把你领到一个房间里,你会发现这个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还摆着一个盘子。那位大哥哥会拿来很多零食,有饼干、棒棒糖,还有棉花糖。他会让你挑选一个你最爱吃的零食,比方说你挑了你最爱吃的棉花糖。

这时候,这位大哥哥会向你提出一个要求,他说:“我现在会把这一块棉花糖放到这个盘子里,但是我现在有事要离开房间。如果我回来的时候你没有吃掉这一块棉花糖的话,那我就会再发给你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这样,你到时候就可以吃到两块棉花糖了。如果你实在忍不住,想吃掉这块棉花糖的话,那你就按一下桌子上的那个铃,我一听到铃声就会马上过来。不过,这样一来,你就得不到那块额外的棉花糖作为奖励了。”

这位大哥哥为了让你进一步放下心,让你相信他说话算数,他会特意让你做一次试验。他走出去,关上门,你一按下铃,他就立刻回来了,跟你说,你看,我一听到铃声就回来了,我说话算数的。这下你对这位大哥哥彻底放心了,你相信自己如果能够忍住不吃眼前这一块棉花糖的话,到时候这个大哥哥真的会给你另外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于是大哥哥离开了,你自己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看着眼前这一块棉花糖,对你的考验现在正式开始了。

你能够成功地抵挡住诱惑,忍住不吃眼前这块让人垂涎欲滴的棉花糖吗?那位大哥哥当然就是一位研究人员了,按照事先的安排,他会让那个孩子在房间里独自等上十五分钟之后,再回去给孩子发额外的奖励,除非孩子中途按铃叫他回来。而在这整个过程中,他的其他同事也正利用单面镜和摄像机悄悄地观察、记录这些孩子们的反应,记录下有多少孩子会忍不住诱惑偷偷吃掉棉花糖,有多少孩子会按下铃铛,又有多少能够坚持忍耐十五分钟。

这就是当时正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心理学家米歇尔教授设计的棉花糖实验的大致步骤。你肯定听出来了,棉花糖实验对于孩子们的延迟满足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为了在未来收获更大的利益,也就是那两块棉花糖,孩子们必须克制住立即吃掉眼前这一块棉花糖的冲动,必须延迟满足才能够得到奖励。想想看,就算是在你面前摆一份你最爱吃的食物,让你眼巴巴地看着,忍住十五分钟不去碰它,你也会心痒难耐,这是一个挺不容易的考验。

米歇尔教授当时之所以对小朋友们的延迟满足能力产生巨大的好奇心,是因为有一个不难被观察到的现象,那就是小朋友的延迟满足能力普遍比成年人弱。小朋友都喜欢及时行乐,很多小朋友看到好吃的就立刻要吃掉;逛商场的时候,如果看到一个好玩的玩具就非得当场买下来不可,这种场面是很常见的。于是,为了研究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是怎样发展的,米歇尔教授就决定先把焦点放在这些学龄前儿童,也就是这一群大约三到六岁的幼儿园小朋友身上,看看他们有没有发展出延迟满足的能力,如果有的话,孩子们又是怎样做到延迟满足的。

那实验的结果如何呢?这个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一共持续了好几年,前后有600多位三到六岁的孩子参加了实验。结果发现,大多数孩子都没能够成功坚持下来,没能在十五分钟之后得到双倍的奖励。有些孩子是在研究人员离开房间之后,立马就把棉花糖吃掉了;还有一些是犹豫挣扎了一段时间之后,实在忍不住才吃掉的;也有一些是按铃叫研究人员返回房间之后,承认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根据统计口径的不同,只有大约20%~30%左右的孩子成功坚持到了最后。这说明,延迟满足对于这些学龄前儿童来说普遍是相当困难的,但同时也说明不同孩子之间有非常大的个体差异,有些孩子很快就失败了,有些却能够坚持到最后,这就是棉花糖实验的第一阶段得到的主要结论。

02棉花糖实验的预测能力

实验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接下来的第二阶段才是棉花糖实验真正让人大吃一惊的部分。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狡猾的情感400055033

狡猾的情感

整天清醒克制又有什么用?“发疯文学”的根据在这里!
播放量75.18万
拖延心理学400095397

拖延心理学

根治拖延的情绪疗法,带你拥抱积极行动力
播放量86.48万
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400095600

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

12大认知原理提升大脑传输效率
播放量67.37万
自控力400041754

自控力

别再拖延了!!一键找回离家出走的自控力
播放量103.41万
成功,动机与目标400000005

成功,动机与目标

想要成功?从学会正确制定目标开始
播放量125.15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