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4分钟
以下为《菊与刀》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今天我要为大家解读这本《菊与刀》。
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是一本讲日本的书,是我们深入了解日本这个近邻的必读书。但事实上,之所以随便哪个必读书单榜上都会有这本书,除了因为它第一次精准地总结出了日本人的性格特点,更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快速、客观了解“他者”的范例。
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其实它的前身是一篇关于二战时期日本人的研究报告。1944年的时候,二战进入收尾阶段,打败日本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但是和另一个战败德国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对东方文明影响下的日本不是特别了解,当时的美国有两点特别拿不准:一个是要不要进攻日本本土,如果进攻本土的话,日本会不会投降;第二个是如果日本投降,要不要利用日本政府,保留天皇?
为了赶紧确定方案,美国政府动员了各界专家去研究日本人,希望在全方位的调研和考察日本之后,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就这样,这本书的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参与了这个课题。她是一个人类学家,所以她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出发,从对日本历史的研究,来分析当时日本的民族性格特点,用人类文化学的视角来了解当时日本的社会文化心态,然后帮政府更好地处理日本战败后的问题。
我特别佩服作者的一点,就是她在写这本书的内容时压根没去过日本,当时美国和日本是正打仗的敌国,但是她最终却写出了让日本人都折服的书。她没有妖魔化敌人,而是仅仅靠大量的文献阅读、影视类作品研究,以及跟当时在美国的一部分日本人沟通、了解后,就破天荒又相当公允地总结出了日本人的特点。她的研究报告给出的结论是:日本会投降,战后美国要利用日本原有的政府,保留天皇。后来,事实的发展和作者的预测、建议一模一样。
1946年,作者把报告整理成书出版,结果不仅引起学术界的轰动,更受到了日本人的肯定,1951年日本把这本书列入了《现代教养文库》,到1963年已经重印三十六次!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一点,这本书里关于日本的解读,取材于二战和二战之前的日本生活,有一些情况和现代日本的社会现状肯定有点不一样。当然我这样讲,也不是说这本书完全过时了,因为一个民族的性格是具有历史延续性的,这本书对于我们今天去了解日本还是很有意义的。
好,首先,咱们先来看一下这本书的书名,什么叫“菊”与“刀”呢?“菊”是日本皇室家纹的样式,“刀”代表的是武士。作者用这两个意象来象征日本人民族性格中的矛盾点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他们喜欢美好而又崇尚武力,遵守礼法而又很好斗,喜欢新鲜的事物但又有点顽固,有服从精神的同时又会表现出桀骜不驯。
作者发现日本人性格中的矛盾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战争中,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耻于投降。可是一旦被俘虏之后,他们又像模范俘虏一样,特别配合地为美国人提供日本军力配置和弹药库的情报,甚至和美国飞行员一起坐着轰炸机,帮忙指点美军要轰炸的军事目标。日本人的这种矛盾的表现,曾经让美国人非常不解。
作者认为,要想理解日本人,必须要弄清楚他们信赖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含义。就像皇室有菊纹的标志,武士阶层有刀的标志一样,日本各个社会等级泾渭分明,他们相信各个等级都应该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一 日本天皇为什么这么牛?
01 等级制度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承认等级制度对于日本人来说,就跟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他们是打心底认同这样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关系。
从日本人的日常礼仪中,就能看出一些等级的差别。如果看日本的影视剧,或者去日本旅游,你会发现日本人经常会相互鞠躬。如果稍微了解下,你还会发现日本人鞠躬很多讲究,比如,年轻人、身份低的人和女性,要先向长者、身份高的人和男性鞠躬,而且鞠躬持续的时间也要更长。
比如日剧《东京大饭店》中女主早见伦子跟男主尾花夏树见面的时候,就会先向对方鞠躬。我有一次在上海街头看到日本员工送别领导,领导的车都已经开走很远了,几个职员还恭敬地向着车前行的方向深深地鞠着躬。这个景象简直让我这个中国人叹为观止。
上下尊卑关系,决定着日本人对各自的礼仪。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小明两个人都是平民老百姓,那么你们俩之间可以不用鞠躬行礼,但如果小明是个军人,你跟他见面的时候就必须向他鞠躬。另外,鞠躬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最高规格的会跪在地上双手伏地的跪拜礼,90度鞠躬,半鞠躬,点头抖肩都算鞠躬的一类。这一套完整的鞠躬攻略,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