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觉醒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家庭的觉醒》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家庭的觉醒》。这本书是一位非常资深的书友强烈推荐给我的,他说这本书让他醍醐灌顶。我就很好奇,拿来看了一下,我也同样被震撼到了,所以我们决定讲这本《家庭的觉醒》。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在于,它不仅仅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育儿的知识和盲区,而且它上升到了生活的哲学的高度。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知道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是完成父母本身的觉醒。我们平常使劲使错了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总想花很大的力气去改变孩子,但实际上,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是为了唤醒我们,是为了让我们对自己有重新的认识。当你能够把劲使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家庭就得到了觉醒。
【为什么我忍不住向孩子大喊大叫?】
首先看一个场景,我们平常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自己跟一个孩子大声地咆哮,咆哮完了以后,冷静下来,又觉得自己刚才非常失态,觉得自己真不应该这样做。请问为什么我们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那个咆哮的你是真的你,还是那个后悔的你是真的你?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这里需要解释的是,那个大声咆哮的叫作“自我”,那个冷静下来能够理智反思的才是“真我”。
为什么我们的自我经常表现出来的是带有控制欲的、苛刻的、愤怒的?我们要搞清楚,自我并不能够代表真我。自我来自哪儿?我们的自我取决于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自我的反应根植于恐惧之上。我们在恐惧什么呢?我们恐惧环境,恐惧周围的人,恐惧未来。所以,当我们内心充满着对周围世界各种各样的恐惧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愤怒,恐惧跟愤怒是联系在一起的。
有一个词叫“关心则乱”。比如说,你不会跟同事大喊大叫,即便你的同事有点小毛病,你笑笑就过去了。但是当你有了孩子以后,你发现你把全副身心都放在这个孩子身上,你特别关心他,同时,你的恐惧感也被调动,而这个恐惧感给你带来无数的愤怒。
【为什么说孩子本身就是觉醒的?】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你可以把孩子当作一面镜子,像照妖镜一样照出你内心当中各种各样的恐惧和不成熟的地方。你要知道,孩子本来是觉醒的,你不要试图去改变孩子,你只需要让这个觉醒的孩子保持他的天性。他会爱自己,他会对自己好,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做事没有那么多功利的态度,这是三岁以前的孩子本来的样子。但是随着我们的教养,慢慢地把他变成了跟我们差不多的人——有烦恼、发脾气、喜欢摔门、喜欢跟他人对抗。
【觉醒的父母如何培养孩子?】
作者说,我们应该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我们控制之下标准的人。那什么是真正的人呢?她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的经历,即使有些经历是痛苦的,他们也有权利去感受。孩子的一些经历呼唤起我们心中某些强烈的情绪,但我们不能让这些情绪蒙蔽一个事实:孩子有他们自己的人生路,而不是我们的。我们没有权利对孩子如何表达他们的人性发号施令。相反,我们却有幸可以通过肯定他们拥有的是何等宝贵,来向他们展示忠实于自我的重要意义。随着孩子生命历程的展开,我们的职责是拥抱他们,为他们的生命喝彩。通过这样,我们歌颂着每个孩子生命的独特体验,包括他们惊人的力量,也包括他们自身的局限。”
孩子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你对他是拒绝还是接纳,孩子一点都不傻。或者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你能不能感受到你的爸妈现在对你是接纳还是拒绝,肯定能够感受得到。这个根本不是表面上的客客气气就能够掩盖的,他是不是发自内心地接纳你,还是他拒绝你此刻的状态,这些孩子都能够感受得到。如果一个父母能够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的现状,而不是试图控制一切,让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发生,这个父母就叫觉醒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