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大渗透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以下为《品牌大渗透》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今天的书籍推荐人,也是《品牌大渗透》这本书的作者麦青。
我本人是HBG品牌研究院的创始人,这是宝洁系的一个系统化的研究院,里面全部都是企业的实战派,所以我们今天分享的这本书其实是基于实战的。它是实战派的结晶,同时内容也是偏底层逻辑的。
一、前提:正确认识品牌
这本书的名字叫《品牌大渗透》,顾名思义,它解答的是什么?就是品牌如何增长的底层逻辑。大渗透这个词,就是前两年非常火的一个词,叫触达。它本质上是讲,品牌一定要尽量去触达并且转化更多的用户。
大渗透有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生意的大渗透,或者是渠道购买层面的大渗透。只有让更多的用户能买到我们,我们的生意才能增长,我们的销量也由此而来。
第二个维度,用户心智的大渗透。这就涉及做品牌的最终目标,是要在用户心智中建立显著性,成为用户心智当中的品牌。
做到两个大渗透,不是单一的工作,是非常系统化的工作,这一点和当前大家通过碎片化信息所理解的做品牌迥然不同。
以下品牌认知误区,你有吗?
做好一个品牌,讲个故事就可以了。
做好一个品牌,做好定位就行了。
做好一个品牌,就做好产品就行了。
大家要知道,做品牌、做企业,甚至开个小面馆,以及做一个个人IP,都是非常综合性、复杂性的工程,里面涉及了六大板块,后面我们会详细给大家讲。
二、这些品牌实战的“坑”,你有没有踩过?
在进入这本书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日常实战当中会遇到的一些误区。
01 误区一:只要“定位好”,就能增长?
第一大实战误区,盲目地迷信定位理论。
现实:火爆各行业的“定位理论”,竟然开始不好用了?
定位理论是一个诞生于美国七十年代的竞争型理论,诞生背景就是各大企业之间互相竞争,所以才有这样一个基于竞争视角的理论诞生。
定位理论主要倡导品牌不要以自我的视角,要以竞争的视角来进行品牌的打法。你今天要去选择的品类赛道,品牌的价值、资产,都要基于和竞争对手的差异化。如果想要增长,一定要找到差异化的位置,然后找到差异化的卖点,因为差异化而形成优越性。
这里我们就会发现,有非常多底层逻辑上的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如果只是基于竞争对手,竞争对手也是基于竞争对手,一环套一环,那是不是所有人只看竞争对手,忘记了用户?
实战当中已经有非常多企业只看竞争对手,比如说开品(开品:开始选择一个品类进行经营)的时候,你让他做用户洞察,他就会直接给你做一个竞品分析。但是,用户洞察并不等于竞品分析,竞品分析是指把竞品的详情页、营销内容、渠道内容全部分析一遍,但这里面没有用户的影子。
分析完了,觉得要和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但是,第一,可能找不到差异化的点。第二,即便找到差异化的点,大概率也是在它的模子上做了一些微调,到底符不符合用户的需求?不一定。
如果苹果是以竞争视角去寻找差异化,大概率它会发明一个砸核桃更厉害或者砸西瓜更厉害的,键盘做得更好的手机,怎么会想到触摸屏呢?触摸屏为什么能诞生?不是基于竞争视角,是基于用户视角,这也是诺基亚一直在原地打转的本质原因。因为它还是基于竞争,还是基于能不能在竞争的维度上面做更多差异化,而忽略了用户。
定位理论还有一个点,就是过于夸大品牌定位,会弱化我们品牌增长的其它板块。
如果今天只觉得花上百万上千万(实战当中有非常多的创始人在采用这样的方式),做个品牌定位策划方案,800万花出去了,获得了一句标语,获得了100页演示文稿,那怎么落地呢?谁来给我们落地呢?营销怎么做?渠道怎么做?产品怎么开?视觉怎么做?客服怎么做?财务怎么做?我们的团队怎么做?这一系列的工作的功劳,就完全会被抹杀。
我们今天以为定位理论当中全部是成功的案例,这也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也是一种以果推因,我们还没有看到有大量失败的案例。这些成功的案例,并不一定是源于定位。失败的案例,也并不一定只是定位。
做品牌,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每一个板块都可能造成我们的失败。我们需要把每一个板块,都要做得相对均衡和正确,才能保证我们这个品牌,至少是健康的、活着的。
定位理论在实战当中为什么用得多?垄断了行业非常多年?本质上是因为看起来非常好落地。
小朋友白纸一张,也可以去分析一下竞争对手,但让小朋友去了解真实的用户却非常难,基本上也是很难执行的。为什么?因为这项工作虽然是本质规律,虽然是底层逻辑,但是因为落地的时候,大家嫌它复杂、麻烦,就不愿意去做。你看,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通往正确的路往往是窄的,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往往是让我们耽误精力的。但是你如果不走这条路,你会踩到坑里。
定位这套理论,其实在实战当中的难用之处还在于,我们找不到竞争对手给我们的位置。
定位理论说,我们要找竞争对手给我们留了什么位置,但我们也不知道竞争对手给我们留什么样的位置。为什么?因为任何脱离用户的真实洞察,只是从竞争对手入手,就很容易让自己只陷入到竞争维度的盲目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