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导论)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15分钟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您的新朋友,易峘。
由于之前常年在海外和香港生活工作,很多人觉得我的中文名字难读,也很喜欢叫我Eva。我本人现任华泰证券的首席宏观经济学家。今年是我在金融行业工作的第十七个年头了。我以经济学家的身份参加工作,但当中也实操,做过投资和创业。6年前,我又选择重回宏观经济研究的岗位。研究和预测是我的日常工作,观察市场中人的行为和价格的表现是我思维灵感的来源。
我在大学选择了主修美术和经济两个专业,所以相比多数的券商研究员,我的知识体系可能更加开放、包容一些,这也是我很喜欢《魔鬼经济学》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今天推荐给大家,也希望大家听我的讲解会有所收获。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我觉得《魔鬼经济学》是一本让人“脑洞大开”的书。书中讲的完全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从讲解一个个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有趣案例,潜移默化地传播经济学思维的方法。这本书完全颠覆大家对经济学刻板、抽象的印象,也会颠覆大家对很多事情理所当然的认知。
这本书的内容和写作方式与传统的经济学书籍不一样,是因为这本书作者的原因。这本书是两位作者合著的,一个叫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Levitt),一位叫史蒂芬·都伯纳(Stephen Dubner)。恰巧两人名字都是Steven,我就在今后的叙述中用“列维特”和“都伯纳”来分指两位作者。
列维特一位是饱受赞誉的芝加哥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在学术上的履历可谓是闪闪发光,在经济学上的功底十分扎实。而都伯纳是一位非常资深的作家和记者,自己著书立说之外,还在《纽约客》《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等刊物供稿。两个作者都对社会、宗教和人文问题更为关心,而不是枯燥的经济学和数学问题。而且,他们看世界的角度也都非常纯粹、真实,两人的合作可谓是“一拍即合”。而因为两位术业有专攻,这样的组合使这本书兼备严谨的专业性,以及引人入胜的写作和叙事技巧。和那些西装革履、刻板的经济研究者不同,两位作者完全没有所谓经济学家的架子,心态更像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所以被书评家称为经济学界的“夺宝奇
兵”和“福尔摩斯”。
在为大家解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会用案例将抽象的主题串起来。我选择案例的原则是:
(1)我自己印象最深的,所以可能有些案例会有争议
(2)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
(3)对主题代表性最强、逻辑比较清晰的案例。
当然,大家也别紧张,我也会兼顾娱乐性,让解读更为生动。
举个书中的经典案例。美国20世纪90年代犯罪率不断攀升,当时所有所谓专家、预测者都觉得情况“大有恶化之势”。一位犯罪学专家振振有词说:青少年犯罪率在接下来的10年内最乐观情形下会上升15%,而最悲观情形下会增长一倍以上。但接下来的10年中,犯罪率非但没有攀升,反而开始持续下降,而青少年犯罪率5年下降50%。这时候专家、预言家又开始争先恐后地提出很多理论做出新“解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1)经济繁荣降低犯罪
(2)《枪支管制法》的普及
(3)一些城市施行了新的治安策略,比如纽约,等等。
很快这些看似有理的解释进入了大众思维,并迅速上升为当时的所谓“传统观念”。然而,列维特通过严谨的调研、建模、回测,一一否认了上面任何一项作为犯罪率下降的主因。
比如,如果是因为经济发达,那么此前经济也在发展,而且经济发展程度和犯罪率下降并没有成明显反向关系。再比如,枪支管制无法解释枪击以外的犯罪率下降等等。作者最后找到了真正的原因竟然是堕胎的合法化。这具体如何推演?原来是1970年代在美国很多州堕胎开始变得合法化,这样让家庭生育变得更有计划性,反而成了最能让90年代中期社会治安变好的最有力变量。是不是脑洞非常大?
这个案例中经济学“破案”方法论我不一一细说,但这里值得回味的是大众形成这样想当然“共识”的现象其实很普遍。经济学研究中非常容易落入的一个“陷阱”是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就被解释为互为因果。很多人嘲笑经济学的一个常用笑话就是统计模型可以证明“圣诞树带来了圣诞节”。大家不要笑啊,这其实是多数人日常思维中常会有的一个误区。
当然,关联思维或“望文生义”的思维方式其实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它能让大脑更快地处理信息——依据是所谓的经验。但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望文生义”类的思维更好地帮大家处理的是日常琐事,比如过马路、骑自行车。而专业领域对思辨能力的要求更高,如果不探究其“所以然”,那么好的经验会无法成功复制,变成遗憾的偶然,而错误也无法及时纠正,成为个人甚至社会的顽疾。其实社会上很多一致观点的形成过程也没有经过严谨的推导、回测。很多所谓的专家其实也是用大家“望文生义”的思维习惯传播一些快餐式易消化的知识。易消化未必是对的,但如果我们用魔鬼经济学的 “方法论”再去重新审视一些已经形成的“共识”,就会发现很多“公知”的理论经不起推敲。
我是一名市场经济学家,这和象牙塔里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区别。我每天的工作是寻找所谓市场定价与现实之间的“预期差”, 同时,这也是一个准确率可以被回测、质疑的工作。有时候感叹我们的受众太苛责,但更多时候太宽容了。苛责的地方在于预测就要承担风险,不可能有100% 准确率。事实上只要长期持续保持55%的准确率,就可以在市场实操中累积不错的收益。关键是专业扎实、论据详实、逻辑严谨、对自己的研究负责。但同时,我更是觉得大家太宽容了,就像列维特回测、质疑一些公知的理论一样,大家也可以多回测经济学家的所谓预测,多推敲其中的逻辑性。但很多时候公众爱听故事,甚至阴谋论听得津津有味,忘了专业的初衷,让不少过嘴瘾、玄学式的研究大行其道。我欢迎大家多质疑、多回测,同时,这也是我希望大家听完《魔鬼经济学》以后有所收获的一点,就是能够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思辨能力,看到一些专家建议,或听到社会中一些声音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独立地进行思考和判断。
希望我的解读能抓住本书的精髓。我将书中的案例重新分类、归纳,整理成更为实用的几个模块,方便大家记忆理解。也希望听了这本书后,大家可以改变对经济学家是一群“担心利率波动,脾气暴躁的教授”的成见,摒弃经济学“无关痛痒”“陈旧迂腐”的印象。经济学家也可以很接地气,经济学可以作为解答,甚至解决日常问题的实用科学。愿经济学思维走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那就邀请好友一起来听吧!
《魔鬼经济学》,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