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6分钟
以下为《魔鬼经济学》“第四集”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各位书友您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易峘,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读《魔鬼经济学》。
《魔鬼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告诉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理解“成本”这个概念,用“机会成本”去衡量一个选择的得失。也就是说,不仅要考虑这样选择会“得到什么”,更要考虑放弃其他选项会“失去什么”。其实您可以观察一下,身边很多人显得比较周到,除了善于观察,换位思考之外,也是因为他们更能立体、辩证地思考一个问题。
和很多励志的书不同,《魔鬼经济学》鼓励大家接受失败,甚至鼓励大家适时放弃。这在上一章“反焦虑”的时候也有所提到,既然概率上难以避免失败,一味逃避也没有必要,而“成本较低的失败不失为一种成功”。这里的例子当然不是鼓励大家寻求失败,反而是让大家不要因为怕失败而放弃,鼓励大家为了成功不断做出尝试。
书中提出放弃是魔鬼思考的核心,如果这个词仍然让觉得心里不舒服,那么可以用“放下”一词代替。放下那些已经成为枷锁的传统认识,放下束缚着我们的人为限制,放下已经不能为我们生活加分的习惯性思维。其实在中西文化中,都有“永不放弃”的训诫。书中提到,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战火连天的岁月对母校的学子训诫“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而美国的版本是“弃者不胜,胜者不弃”。谁放弃了,谁就是人生的输家,就是“loser”,这似乎是一个无可辩驳的真理,但《魔鬼经济学》辩驳了这一点。
如果您已经为了一个目标努力了很久,不论是工作、创作、学术、亲密关系,就算已经举步维艰,就算已经不存在边际收益,甚至边际收益已经是负值了,便应该适时放弃。这里需要补充说明另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也就是“边际收益”,即从“流量”的概念上看,每多做一点工作带来的新增的收益或者损失,而不是存量的概念。比如在工作上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成就,但每多上一天班并没有带来新增的满足感或者经济收益,那么边际收益就是零了。如果非但如此,你每多工作一天就更抑郁,原来的成就感和斗志也开始被消磨了,那边际收益就是负值了。亲密关系也是一样,如果在一起一天就减少一分对未来的信心,那么边际收益就是负的了,需要及时调整。
回到放下的概念,书中提出至少有三个原因让我们不愿放弃。第一,“放弃等于失败”的思维定式。第二,沉没成本的存在。沉没成本指在一件事情中已经投入的时间、金钱、情感等成本。我们很容易相信,一旦深入投入某件事情,放弃便是不合理的。第三,人们往往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显性成本,而不是机会成本上。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沉没成本。经济学上有两个关于成本的比较“反人性”的原理,一个就是“沉没成本不是成本”。经济学上,已经投入的时间、金钱、情感等不能追回的成本就是“沉没成本”。它不是真正的成本,因为你无论之后怎么选择,都已经无法让这部分成本减少了。之后的选择应该关注的是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比较,这里的边际成本指“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