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10分钟
以下为《魔鬼经济学》“第一集”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易峘,很多人也叫我Eva。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读《魔鬼经济学》。
有人觉得经济学家“冷血”,比如当年的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提出社会、家庭分工的产生不是来自于人“天生的智慧”(innate wisdom),而无非是在常年“以物换物”体系(barter)下形成的一个趋近均衡的“最优资源配置状态”。当时很多人听来觉得太过理智、甚至有点功利,不够朦胧、美好。
当然,我们不是提倡大家都变成一个计算利益得失的机器,只是为大家决策提供一个视角。在经济学家眼中,“动机”是一切反应(也就是行为)的基础,而“动机”很容易被简单化地理解成纯粹对利益的追逐。但也可以这么做一个调整——把“情绪价值”作为一个变量加入考量中,也就可以形成有效动机融入决策制定中去,也就不是纯物质的动机了。
《魔鬼经济学》中提到了一些现在越来越多人熟知的事实,比如以出行每公里发生事故的概率来看,坐飞机比驾车安全得多。但还有一些让人不这么容易接受的数据。比如,恐怖袭击和高脂肪食物,哪个对生命安全威胁更大?在美国,枪支和游泳池哪个对孩子来说更为“致命”?答案都是后者。但是,无论是飞机失事、恐怖袭击还是校园枪击案,带来的“恐惧感”都远远大于看似自己可以把控的驾车出行,高脂肪食物摄入,抑或在游泳池溺亡。对“不可控”事件的恐惧往往会驱使人们选择“已知的危险”,即使它们的危害几乎肯定会比未知的危险大很多。很多时候,人无法冲出舒适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这个原因。
这也可以联想到今天,为什么每一起自动驾驶状态下的车祸都会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反响,自动驾驶的死亡率真的高于手动驾车吗?我想是它的“不可控性”带来的恐惧大大强化了人们对这些事故的负面反应。这也是为什么政客更愿意把预算花在防止犯罪,而不是提倡健康饮食上。同样的,销售人员用大家对未知的恐惧制造焦虑,希望早点达成交易(即使价格并不理想),也是利用了一点。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区分恐惧因素带来的负面心理冲击和事物本身的危害,将“恐惧”因素分离出来并加以淡化,在个人或是社会集体层面,都可能做出更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