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志林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4分钟
以下为《东坡志林》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李晓愚。
今天想和你分享的这本书叫作《东坡志林》。“东坡”我们都熟悉,就是苏轼,可以说他是中国古代最富有魅力的文人之一。“志林”就是比较短小的、非正式的见闻笔记的汇聚,你可以把这本书理解成苏东坡本人的一部“微博集”。
苏东坡我们都喜欢,想要亲近他、了解他,从他身上汲取智慧和能量有两个办法,一是阅读关于他的传记。名气最大的当然就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另外还有两部,一部是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新传》,还有一部是复旦大学朱刚教授的《苏轼十讲》。这些书都对苏东坡的人生做了精彩的呈现。
不过传记都是其他人在研究苏东坡,要想更深入地理解东坡,不能光听别人怎么描述他,还要去读东坡自己的文字——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文章,而这本《东坡志林》就是他本人的小短文合集。
苏东坡在这本书里讲的都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怎么旅行探秘、怎么过夜生活、怎么辟谷养生、遇到了哪些好玩的人、发生了哪些奇特的事情等等,都写在里头了。加上苏东坡细腻的情感、幽默的风格、丰富的想象力,让这本书有一种特别的滋味。如果你平时喜欢写写微博、在朋友圈里聊聊感想,那正好可以跟苏东坡学学,看看如何做到文短而情长,字数少却回味多。
咱们来看其中的一篇文章,你可以把它看成苏东坡的一条“旅行微博”,他说自己:“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大致意思是说:“漫漫长夜,美丽的月色撩拨得我无心睡眠,我就跑去一座寺庙找朋友张怀民,两人一起赏月。”
接下来的这一段写得极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段文字不长,可是我每读一遍都会被感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美景,我们未必需要跨越千山万水才能看到,需要的只是一份闲适恬淡的心境。
用东坡自己的话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段文字也许你已经很熟悉,但你有没有想过,东坡是在什么情况下享受这份闲适的呢?
苏东坡在一开始就交代了这条“旅行微博”的写作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元丰六年,苏东坡在哪里?又在干什么呢?熟悉东坡生平的朋友可能已经想到了,他经历了北宋政坛最大的一场文字狱——“乌台诗案”,在结束了牢狱之灾后被贬官到了湖北黄州,眼看着自己的政治前途就此终结,胸怀抱负全部落空。
了解了这个背景,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在承天寺的那个夜晚和好友张怀民享受的那份“闲”。那不是无所事事的悠闲、轻松愉快的休闲,而是东坡他在努力地调整心态去适应长时间的落寞和失意。
和这篇《记承天寺夜游》一样,《东坡志林》中的大多数文字都是苏轼在被贬的漫长岁月里随手记下的。我觉得这一点恰恰是这本书对我们现代人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爱东坡,用林语堂的话说苏东坡是那种“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这个评价很准确。
苏东坡让我们万分倾倒,可他的许多特质我们学不了:他的诗词文章,望尘莫及;他的书法绘画,望尘莫及;他的快意潇洒,望尘莫及。但有一样,我们和苏东坡非常相似,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无一例外地都会遭遇挫折打击,无一例外地都会体会到落寞失意,无一例外地都会经历各种至暗时刻,只不过有的人多点,有的人少点而已。
在人世艰难这件事上,我们和东坡一定有共鸣。而如何应对生命的艰难,如何从风雨中看见彩虹,如何把命运的捉弄转化为成长的养分,我们可以从《东坡志林》这本小书中学到许多。
一、苏东坡的人生心路历程
我自己在读《东坡志林》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那就是苏东坡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不自由的命运中去创造、去享受生活的大自在。
东坡宦海沉浮,一生很不自由。但东坡一面磨砺着应对生活的能力,一面修炼着自己的内心,通过不断地成长,获得了内心的大自在。
那么东坡是如何做到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地回顾一下他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