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你好吗?我们今天来讲一本和宋朝有关的书。这本书非常好看,叫作《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作者是薛凤旋。薛凤旋先生原籍福建,1947年出生。他是在香港长大并且接受教育的,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专家。
薛教授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研究《清明上河图》,把这幅国宝分解为两百多个细节,让读者能够通过画卷的细节,清楚地看到一千多年前北宋的繁华,下了很大的功夫。
说起《清明上河图》,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但我们真的看懂了吗?比如这幅画的名字《清明上河图》,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宋代还没有形成在画面上题写名字和画家姓名的习惯,所以这幅画作在完成的时候,画芯上并没有题写名字。这个名字就是后来出现的,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我特意去查了一下,说法有好几种。我比较认同的是,清明乃上河之最佳时间。是说四月初春,清明时节,河水解冻,商船逐渐地驶入首都汴河。压抑了一个冬天,北宋的汴河边上的饭店、茶馆、码头等等场所,渐渐变得热闹起来了。这里的上河,就好像我们平时说上街一样,这个上是个动词,就是大家一起享受清明过后的美好生活。
《清明上河图》在艺术欣赏领域,是大名鼎鼎的。可是,我们到底该怎么看懂一幅画呢?真正的杰作,你单看这幅画,只能感受到它的美,却不能够感受到它的真。只有跟艺术品所处的时代相结合,你才能够理解它为什么叫作国宝。
《清明上河图》最珍贵和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真实两个字。所以我希望通过今天的解读,能够让大家觉得艺术并不难。我们跟着薛凤旋先生这本书,分三个层次来看懂这幅国宝。哪三个层次呢?第一,先看懂画;第二,看懂画上的那个城市;第三,看懂那个时代。这个次序不能乱,我们一步一步来。
先概括一下基本信息。《清明上河图》是一个传奇,这是一幅长达5.29米、,宽24.8厘米的绢画。它创作在宋徽宗年间,它的作者叫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幅画作历经七次进宫,六次出宫,一度被有记录的十五位私人收藏者收藏,然后又在长达三百七十年的时间里不知去向,所以扑朔迷离。这一千多年来,它历经劫难,竟然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在全世界范围内,这是唯一的例子。
薛凤旋先生说,整个《清明上河图》中藏着六百八十四个人物,九十五匹牲畜,一百二十二座房屋,二十九艘船只,十五辆车,二十多家店铺,八顶轿子。这当然都是一系列的数字,但我们精细到这种程度,你就会发现它是一个还原的图画。它还原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盛况,它不是照片,胜似照片。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清明上河图》的真迹重见天日后,其实关于它的谜团特别多:这到底是不是一幅政治画?那作者张择端究竟是什么来历呢……在这本书里,薛凤旋教授不但解决了上面两个争议,还解读出了汴京的城市布局。说在北宋就已经有了菜篮子区、仓库码头区和城市副中心。
老百姓的夜生活是怎么样的呢?经济收入靠什么呢?“苏东坡们”去哪里买酒呢?创业被鼓励吗?当时的科技有多发达呢……这本书里都写得很明白。来,让我们一起跟着《清明上河图》去玩玩。
我们一直说宋朝是审美天花板,那它究竟美到什么程度呢?要到画里去看。为什么这么讲?宋画的精神就俩字,叫作格物。但格物并不是死板地、被动地盯着那个一景一物不放。格物致知是说,我观察、专注地观察、细节地观察,是为了达到知的境界。那这种观察就是主动的观察,因为它有思考,它要推究规律,这样才能得到性灵和智识上的双重收获。所以你看看学霸都是这样的,要格物还要致知。
我们就拿《清明上河图》来举例。在这幅画里也有一处细节,是画了那个码头卸货,然后那些工人手上就拿着一个细长的竹签子。你说这是干什么用的?在当年计算工人搬运货物件数的,我到底搬了多少个箱子,货主是依靠那个竹签子的数目来算的,就是看你这签筒里有多少根签子,我就来给你支付酬劳。
这种计数方式在我们现在还有,贵州有一阵子特别火,就是去吃那个包浆豆腐,大家有没有发现,它怎么计数呢?你吃了多少串呢?拿玉米粒计数,就是你吃一串放一个玉米粒,最后数玉米粒给钱。你看,所以我们立即觉得这东西很生动,一点都不遥远。但画家这细微的一笔,其实就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我们粗枝大叶地去看,就根本难以察觉。
那你说没有这一笔会怎样呢?也不会影响人们对这个场景的理解,但能够画出无足轻重的一笔,这就是画家的高下之分。这也是宋画最有意思的地方,它不是孤立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