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最小阻力之路

最小阻力之路

主讲人:林特特
4.8
2025.01.09上新

荐语

你有没有类似经历?每一次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做了一堆计划,也确实行动了几天,但没过多久就彻底躺平。每一次尝试你都更加有决心,但总是莫名其妙地恢复原状。不是不想努力,可你的动力好像就是无法持续。 《最小阻力之路》告诉你,这是因为你正处在一个钟摆一样来回摆荡的结构里,无论多努力,你都会反复回到原点,无法持续向前。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潜藏的结构,就像河床决定河水的流向,结构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最小阻力之路,而这一潜藏结构是可以被改变的。  想要拥有持续动力,你必须打破原有结构,创造一个火箭一样的新结构,让最小阻力之路带你顺利通往想要的人生!

你将获得

足以改变人生、突破困境的思维新知
用“创造思维”取代“问题思维”的有效方法
认清什么是发自己内心想要实现的目标
帮你实现理想人生的结构和持续的行动力

主讲人

林特特
畅销书作家

精彩选段

当人们能够找到自身真正的力量,总会做出人性中最高层次的选择,人们会选择健康、很棒的人际关系、爱情、值得付出心力的挑战。
..........
愿景自有一股力量,因为那是你真实的渴望。
..........
当你试着去主动认清现实的时候,你已经开始慢慢地掌握生活的主动权了。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5个环节共耗时420个小时精心打磨
王心怡
策划、责编
王天仪
初审
周珅玮
复审
徐如梦
审读
李梦雨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最小阻力之路》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非凡精读馆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林特特。今天我要解读的是一本经典老书——《最小阻力之路》。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你去参加一场同学聚会,别人的身材都很苗条,你瞄了瞄自己臃肿的身材,咬牙切齿,发誓要减肥。于是你开始节食,天天在健身房虐自己,也确实甩掉了十几斤赘肉。可是你的体重稍微下去一点,你就开始报复性地大吃大喝,减肥的冲动也慢慢没了。几个星期后,你又不知不觉回到了原有的体重。

听说公司要裁员,你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竞争力,危机感一下就起来了。一段时间内,你一边努力地工作,还一边到处看招聘广告,报各种资格证的培训班,卷生卷死。可是突然你听说裁员计划搁浅了,或者这一期的裁员名单里并没有你,你一下松了口气,那些提升自己的方案,又被扔进电脑中,下一次再打开、下一次心慌是下一轮裁员潮起时。

每一次你对现状不满,想改变,也确实努力了,付诸行动了,可是你的状态总是在反复循环:不满意,努力改善,稍微好一点,不知不觉停止努力,回到原点,再察觉,再不满,再改善,再回去……从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不是没想过改变,也不是没努力,但是我们的生活怎么好像总是摁下葫芦浮起瓢,一直在拆东墙、补西墙?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动机不够强吗?是毅力太差了吗?《最小阻力之路》这本书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有一个不容察觉的结构存在,是结构决定了生活方式。不改变生活的结构,只在结构内努力,无论怎样努力,生活都必然如同钟摆,来回摆荡,好一阵,坏一阵,没有办法从根本上突破,获得进步。

想要抵达想要的人生状态,就必须突破原有的结构,打造一条直接通往目标的最小阻力之路。

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弗里茨,他的本职工作是音乐家,也曾经担任过电影的编剧和导演的工作。他在职业生涯当中获奖无数。在具体的工作中,作者发现创作这件事情,可以无限地推广,不管是创作一首曲子,还是创造一种生活,道理都是一样的。而且,用创作的方式创造生活,能够更好地帮我们实现想要的人生。由此,作者开创了一种名为创造的结构动力学理论,成为世界著名的创造力研究大师。他的课程让数以万计的艺术家、企业家、科学家受益,比如说《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而我们这本书《最小阻力之路》,就是作者的核心成果。

这本书1984年出版,之所以能畅销至今,因为它完成了一场伟大的思维革命。

一、何为最小阻力之路

我们的这本书名里的“最小阻力之路”,这是作者提出的重要洞察,也是理解本书的关键。到底什么是最小阻力之路?很简单,说白了,就是我们依靠本能选择的最省力的路。

1.波士顿的牛

先来谈一个概念——波士顿的牛。我们的作者住在波士顿,他告诉我们波士顿的道路,其实是以几个世纪前牛踩出的牛径为基础,拓宽、修缮而来。那么牛径又从何而来呢?在波士顿还不是波士顿的时候,牛会随着地形的起伏,挑最容易走的路,一步一步慢慢走。每多一头牛走过,路就比上一头牛走过的时候更容易走。时间长了,牛径就自然形成了。既然有了路,哪怕是牛径、牛路,当城市成为城市,波士顿成为波士顿,这条路自然而然就成了城市规划者进行规划时的最小阻力之路。

你看,城市规划者依据牛走过的路进行规划,牛依据波士顿的地形,凭本能踩出路,究其根本,波士顿的路,还是根据波士顿的地形结构决定的。不只是牛,不只是波士顿,河流会沿着河床流淌,风会经过最小阻力之路,电流选择最短的路线,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

2.人生的三大洞见

这本书一上来就提出了人生的三大洞见。第一个洞见是,你的生命就像一条河,你所走的人生道路,都是最小阻力的。也就是说,无论你今天走到了怎样的人生境界,当初一定是沿着最小阻力之路走出来的。也许你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学习习惯,短时间内成功了,但是最后,你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样子,因为挑选最小阻力之路,就是你必须遵守的自然法则。

第二个洞见,是最小阻力之路,是由你生活中的潜藏结构决定的。就像波士顿周遭的地形,决定了牛的最小阻力之路,河床决定了河流的路径,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这种结构都是存在的,结构决定了你的生活方式。在结构之中,你能找到最好、最便捷的路,最小阻力之路是由结构决定的。河水会沿着河床的路线流动,河床不变,水流的方向就不会变,人生也是如此,结构不变,我们只会选择最自然的行进方式,依赖既有的路径。所以人们才会经常发现,自己的生活有些表面上的改变,但不知为何,似乎没有实际上的改变。

第三个洞见,则是人生的根本潜藏结构,是可以被你改变的。就像工程师可以借由改变河道地形来改变河流的路线,让河水按他们的意愿流动,只要改变你的基本生活结构,你也可以创造出你想要的人生。当你创造出一个新的结构,你的生命就会突然有全面的活力,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你的背后就像有一只手、一股浪,有河水的张力在推着你走,帮你达到你想要的成就。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当你真正想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条路是什么路?是通往成就的路,是新结构中的最小阻力之路。事实上如果我们愿意对生活的潜藏结构做出一点改变,最小阻力之路,就是你与你想达到的目标之间最便捷的路。

所以我们可以学会找出决定人生的潜藏结构,并改变它们,这样你就能创造出自己真正想要创造的东西。

那么,怎么找出我们人生的潜藏结构呢?作者告诉我们,那些对我们影响最深的结构,是由我们的欲望、信念、假设、抱负与客观现实结合而成的。思维决定了结构,所以要想找出我们人生的潜藏结构,首先就要检查我们的思维。

本书的作者说,你一直在努力,努力解决各种问题,却总无法过上想要的生活,其根本在于,解决问题式的思维不可取。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原则400017673

原则

失败到成功之间,原来只差"3步"
播放量125.34万
批判性思维400000047

批判性思维

误听的真相,比谎言更糟糕。
播放量419.69万
破圈400118463

破圈

奥运冠军郑钦文在读,从“绝望之谷”走向“开悟之坡”
播放量63.18万
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400119104

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

纽约时报推荐,颠覆认知的情绪使用指南
播放量77.47万
重新思考400070157

重新思考

不能学会改变思想的人,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播放量87.64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