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32-58回)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西游记》(32-58回)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书友你好,我是王弘治。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继续我们的《西游记》之旅。
上一期,我们讲了《西游记》第十三回到三十一回的故事情节,我们说这是取经队伍之间磨合的过程。这个阶段中,最大的矛盾和冲突在师父和大弟子孙悟空之间,当然少不了二师弟猪八戒在中间煽风点火,差点导致观音组织的取经团队分崩离析。
在经过这段波折之后,取经团也算是破镜重圆。可以说,宝象国这一番磨合,重建了唐僧对于孙悟空的信任;那么孙悟空呢,在经过这一难以后,他在待人处事上也有一些微妙的变化。接下去,各种类型的妖怪就开始争奇斗艳,纷纷登场。
一、第32-35回:金银二妖的神秘宝贝
那么下面我们要讲的是小说第三十二回到三十五回的内容,发生在平顶山莲花洞,也就是金角银角大王的故事。
这一段在《西游记》当中也是很特别的。大家注意这个故事篇幅,它相对来说比较长,从三十二回到三十五回,总共有四回篇幅都在讲金角银角大王。从篇幅上看,很多故事都比不上它,比如白骨精,大家可能都觉得白骨精算是小说当中很了不起的妖怪,但实际上白骨精只出场了一回。我们从篇幅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个故事的重视。
01 八戒巡山,悟空与妖怪过招
这个故事实际上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面部分就是一个引子,我们叫八戒巡山,故事是这样的。师徒四人离开宝象国就来到了平顶山了,这也是一座大山。这时出现了一个值日功曹(奉观音之命暗中保护唐僧的神仙),他变化成樵夫来向悟空报信,说这山中的妖怪非常危险。
在《西游记》的描写中,一般的妖怪遇上就遇上了,但是如果遇到狠的、遇到厉害的妖怪之前,总有这么一个情节,就是有一个神仙会变化成凡人,到前面来预告后面将遇到的妖怪信息。这里来的是值日功曹,后面比如到了狮驼国,还要太白金星变化人形,前来告诉取经团,后面那个妖怪可狠了。所以这就是一个铺垫,让你知道这可非同寻常。
孙悟空知道这个事以后,他想了戏耍八戒的方法。他想了辙,他对唐僧说,前面情况凶险,最好是派人去探探路。我们看,孙悟空在经历了白骨精这一战后,他学乖了,他知道有些话不能说得太直白。他首先装作抹眼泪,哭着对师父说,这个西天去不了了,因为前面有狠妖怪。师父一听,这都走三分之一了,你现在说走不了了,这该如何是好?接着孙悟空就提条件了,咱们要怎么办呢?那就只能派八戒去巡山。唐僧一听,嘴上连忙答应好,好,好,都听你的,你要差八戒去巡山,那就差他去吧。
当然唐僧也不蠢,师父心里跟明镜一样。唐僧也知道孙悟空什么想法,当初就是八戒的“歪嘴”加持,把他给赶走了,所以他想要捉弄八戒,那就随他去了。那么在巡山的时候,这个猪八戒也贡献了很多的笑料的,一路上他一直躲懒,没走几步路就躲到草丛里睡觉去了,心里想着,晚点回去骗骗师父就得了,回去之前他怕穿帮,路上还对着石头练习说假话。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一路上悟空都在暗中看着他,所以他的谎言又被悟空无情地戳穿了。第二次再派他去巡山的时候,他就吓得不敢躲懒了。当然,猪八戒在二次巡山的时候,就被银角大王抓走了。
这两个妖怪琢磨着要吃唐僧肉,准备把取经团队一锅端,都抓来,这样吃唐僧肉才比较放心。第一次对付孙悟空的时候,银角大王变成一个老道,以博取唐僧的同情。变成老道的银角大王叫孙悟空驮他走一段路,悟空虽然知道这是妖怪,但唐僧要他背着,没办法只能先背着。结果这银角大王就暗中使用移山之法,把大山搬来压住悟空,然后自己再趁机去抓唐僧。
银角大王一共移来了三座大山,那这三座大山也特别有意思,一座叫须弥山,一座叫峨眉山,一座叫泰山。这是很好玩的,咱们知道,须弥山在佛教中是所谓的天柱,四大部洲当中撑天的柱子。峨眉山也可以说是一个佛教圣地,但是在中国文化当中,道教也把峨眉山作为自己的圣地。那么泰山,咱们说是五岳之首。须弥山和峨眉山两座山压在身上,孙悟空觉得还行,能撑住,但当泰山往身上这么一压呀,泰山压顶,孙悟空就受不了了。于是唐僧还是被妖怪给抓走了,孙悟空和妖怪经历了一番打斗。
02 五件宝贝,一手好牌怎么就输了?
这个故事,或者这番打斗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东西呢?最重要的其实就是金角银角他们手里的宝贝。这两个妖怪一共有五件宝贝,为什么是五件宝贝呢?也有一个特殊的用意。这五件宝贝大家应该都熟悉,最有名的就是紫金红葫芦。这个红葫芦很有意思,只要拿着葫芦喊别人的名字,别人一答应,就会被装到这个瓶子里来。
这个红葫芦小说着墨很多,大家印象比较深刻。那么除了紫金红葫芦,大家熟悉的还有羊脂玉净瓶,它是太上老君炼丹盛水的法器,作用和葫芦差不多。除了这两个宝贝之外,还有三件宝贝:一件是捆仙绳,或者叫幌金绳,它是太上老君的腰带;一件叫七星剑;另外还有一个芭蕉扇。所以《西游记》里的芭蕉扇有两个,这里有一个,铁扇公主那里也有一个。
法宝虽多,但这五件法宝,几乎都没有派上它真正的用处,被孙悟空轻轻松松就破解了。而且孙悟空也没有使用太多厉害的本领,他就靠七十二变,变老道,变小妖,通过各种变化,闪转腾挪,就骗走了红葫芦,真所谓“一招鲜,吃遍天”。轻松就把这五件法宝给破解了,将金角银角大王玩弄于股掌之间。
回到这个故事的主旨,它到底要讲什么东西?我们在中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有名的课文,我觉得这篇课文和这个故事要表达的主旨是完全贴合的。这是篇文言文,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就是荀子的《劝学》。它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叫作“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什么是“螣蛇无足而飞”?螣蛇是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它没有脚,但是会飞。鼫鼠有五种技能,但什么也做不成。荀子讲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呢?他就是说,人做事要专精,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劝学》里还有这样一句话——“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如果你的耳朵同时要听两件事情,那你就会注意力分散;你的眼睛同时盯着两样东西,那你也是一样都看不清楚,意思是说一心两用是做不好事的。所以他就讲螣蛇无足而飞,还有一句类似的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用心一也”,说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但是它能够在地底下钻洞,就是因为用心一也,它做事情是一心一意的。
回到刚才说的“鼫鼠五技而穷”。古人认为这个鼫鼠,它能飞,但是飞不过屋,它飞不高;能爬,能爬树,但是不能过木,连树顶都爬不过来。能游不能渡谷,你可以游泳,但是一般的小河,它都游不过去。能走不能过人……反正他有五种本领,但是五种本领都不在行,结果到最后是一事无成。这就叫“鼫鼠五技而穷”。
咱们可以想想拥有这五件法宝的金角银角,最后落得的下场——“五技而穷”。所以平顶山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对很多求真、求道、希望自己将来有所改变的人的一个提醒。如果你决定做一件事情,希望你能够一心一意地把这件事情做下去。取经也是一样,只有一个目标,奔着一条道,走十万八千里,走到黑。所以我们把金角银角大王的故事拆解一下,其实就是讲这个东西。希望我们大家做事也能够用心一也,这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做精,而不是求杂。
03 老君透露菩萨良苦用心
所以故事的最后,太上老君下凡了,把两个童子和五件宝贝都给带回去了。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彩蛋,孙悟空怪太上老君治家不严,纵放家属为邪。结果这太上老君把底都给他透了,太上老君说,这不干我事,不要错怪了人,这个是海上的菩萨,问我借了三次,让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书上有这么一句话。
什么是真心?真心就是一心一意的毅力和决心。我们看这三十五回的回目“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它把金角银角大王,一个称为邪魔,一个称为外道。邪魔外道是什么呢?它不是指所谓的坏人,而是指我们做事的时候,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就像刚才说的“鼫鼠五技而穷”,贪多嚼不烂。如果很多事情你都想学学,那你一定要考虑好,千万不要做成“鼯鼠五技而穷”,不要做到有五件法宝在手,结果一个都没有用好,这样就糟糕了,那就是真正的邪魔外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