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1939年10月,我们从这里讲起。
许广平写了一篇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的文章,她说鲁迅一生中最奢华的生活,就是坐汽车和看电影。大先生在人生最后的十年看了140部影片,许广平先生回忆,鲁迅不仅爱看电影,而且每次座位都要买最高价的。这个电影院的票价不一样的,好的座位更贵一点,VIP。那鲁迅的观点是,看电影要高高兴兴,不是去寻不痛快,如果做到看不清楚的远角落里,倒不如不去了。
在当时,鲁迅夫妇是晚上等到海婴睡着了,家里没有人来,他们就叫一辆汽车到影院去看电影,而且希望不要被别人认出来。有的时候他也会喊上好朋友一起观影。为什么说起这一段,和我接下来要讲的这篇小说有关,《阿Q正传》。
1930年就有人上门找鲁迅先生,想把《阿Q正传》搬上银幕,然后遭到鲁迅先生的严厉拒绝。他把看电影做为一种娱乐,但他并不认为娱乐就应该浅薄庸俗,单纯博人一笑。他会说:“把《阿Q正传》改编成电影,就会只剩滑稽而供人一笑,颇亦无聊,不如不做也。”
后来到了1981年,当然我们休想再见到鲁迅先生了,《阿Q正传》还是被拍成了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了这部片子,阿Q的扮演者就是严顺开老师。他塑造了史上最经典的阿Q形象,也获得了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男主角。
《阿Q正传》是鲁迅最有名的小说,我之前讲《狂人日记》,就一边讲一边想好难讲,因为它在思想上非常重要,但其实不那么有意思,就是比较压抑。但是从文学上来讲,《阿Q正传》是更重要的作品。
莫言曾经说过,说我愿意用我全部作品换鲁迅的一个短篇小说,如果能写出一部类似《阿Q正传》那样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中篇,我会愿意把我所有的小说都不要了。这样说也很可爱。我们今天就来细读《阿Q正传》。
首先阿Q是什么人。他活着的时候,人人都叫他阿Quei,他不念阿Q,是Quei。死了以后并没有一个人在叫阿Quei了。这个名字有几个解释,阿Q是不符合鲁迅原意的,按照鲁迅原来的意思,小说的前言里说了,说这个人可能是生在中秋节,说桂花的桂,就Quei。也不知道他的哥哥是不是叫阿富,所以就变成阿贵,宝贵,富贵的贵。因为搞不清楚是哪个亏,只好用拼音的第一个字母Q来概括他。
我们现在就知道了《阿Q正传》,那周作人另外有一个解释,他说鲁迅本来就是要用这个Q,为什么呢?你可能没想到,他是像画画一样的,说明你把这个Q字画在纸上,就好像觉得这是一个圆圆的脑袋,旁边有个小辫子,好好玩。
鲁迅不是写国民性吗,国民性是怎么样的?麻木的吃瓜群众,人血馒头,没有同情心,国民性就是Q这样,圆圆一张脸,没有嘴,没有眼睛,没有鼻子。那个尾巴,就是清代遗留下来的辫子,所以这个Q,代表着一张麻木的国民的脸,留了一个辫子,一个过时的耻辱的人,是不是挺好玩儿的?
那一个连姓名都无从考证的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为他立传呢?阿Q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答案。
阿Q没有家,也没有固定工作,他就是给人家做短工。有事的时候,别人就想起他了,没事了,阿Q就像不存在一样。这样一个存在感极低的人,由于有一个老头称赞过他:“阿Q真能做。”又由于他进过城,在当时,进城那是一件大事儿,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儿,说明你有本事走出去,见过世面。就这两样,阿Q便觉得自己是个完人了。
首先他好胜,然后他很自信,但这个人唯独有一点,他的头皮上长了几个癞痢疮疤,这就成了他自以为唯一的缺点。事实上,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一出场就被人打了,村里的闲人就撩他,然后终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是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墙壁上嘣嘣嘣,碰了几个响头,这个闲人才心满意足,得胜地就走了。阿Q站了一刻,他怎么办呢?一个鼻青脸肿的被欺负了的人,心里想的是,“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他也心满意足得胜地走了。
这是什么?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精神胜利法,也是阿Q的第一个关键词。阿Q大概觉得儿子打老子,这可是天打雷劈的事情,坏人自有天收,就让他打吧。所以精神胜利法从一开始就和屈辱有关,人受了委屈,被人侮辱,怎么办呢?你打不过人家,无力反抗,就会换一个角度,或者虚拟一个事实,让自己获得平衡。我给自己找个说法,找个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