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减法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6分钟
以下为《教育的减法》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人生如海,好书是帆。各位好,我是樊登。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向我推荐它的人说这是一本能够救命的书。它的作者是我们帆书的老朋友朱永新教授。这本书的名字叫作《教育的减法》。
朱永新教授在这本书里提倡“以减法思维践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因为朱永新教授一直提倡的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曾经讲过一本关于减法思维的书,就叫作《减法》。《减法》这本书的作者是克洛茨。这本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就是甜甜圈中间那一块总是炸不透,这个问题很麻烦,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后来有一个孩子提出,干脆把中间那块掏掉。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甜甜圈中间是空的,中间那部分去掉以后整个甜甜圈更容易炸了,连被掏出来的那部分也可以做成很好吃的糖球。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减法思维,通过减少某部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双减”政策,但其实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双减”。“双减”的内容有两条,第一条叫作“减少作业负担”,第二条叫作“减少校外培训负担”。我们现在看到有更多效果的,是减少校外培训这一条。那在我们看来,在“双减”之外,更应该被减去的是大家的心理负担。家长、孩子、老师都存在着极大的心理负担,这是我们对教育的认知偏差导致的,所以无论外在的作业怎样减少,人的心理负担不会减少。由于心理负担没有减少,人们的教育动作就会变形。这本《教育的减法》,就是从理念上让我们重新认识教育,让我们面对教育的时候能够稍微放松一点,不要太过紧张和焦虑。
减法能缓解家庭的焦虑
很多家长会把期待当事实,这使得教育者备受折磨。当家长看到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看到报纸上的优秀人物,甚至听到名人的访谈时,他就觉得我的孩子也应该是这个样子,但实际上这些只是我们的期待。我们不能够把自己的期待和自己的孩子完全绑定在一起,认为只要我足够努力,我的孩子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实际上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大量的不确定因素构成的,我们不能够忽略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不能够简单地用一个故事模版来限定自己孩子的人生发展。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减法思维
《老子》里有一句话很有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我经常劝很多家长:“你别管孩子那么多,甚至你放手,不要管他,很有可能他慢慢地变得更好。”这就叫作无为而治。很多人听起来觉得很玄:怎么可能无为而治呢?因为复杂体系的特点就是无主,没有发动机、没有核心,它的发展方式是分散化的、多角度的、多元化,这种发展方式不需要有一个人做主宰。孩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复杂体系,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体系。一个简单的机械体系可能需要一个头脑,需要一个指挥,这是我们习惯的控制论,但实际上教育所面对的是典型的复杂体系,而不是简单体系。
接纳孩子的不同
很多家长认为如果自己不管孩子的话,就只好接纳孩子的平庸了。我觉得不对,不是接纳孩子的平庸,而是接纳孩子的不同。很多家长特别自以为是,认为如果孩子能够听他们的话,就不会平庸,这是一种特别奇怪的自信。实际上是孩子如果完全听你的话,才很有可能变得极其平庸,因为听话本身就是平庸的代名词。所以我们要接纳孩子的不同,允许孩子活得与你想象的不一样,这个孩子反而很有可能比你想象的样子好得多。恰恰是因为你的想象力受损,你只能够想到一些程式化的、按部就班的社会角色,你跟孩子之间才会产生大量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