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书约需3分钟
以下为《我们仨》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今天我们来讲一本鼎鼎大名的书——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本书三联书店最近出版了20周年纪念本,增补了很多家庭照片、书信、手稿等,所以我又看了一遍,看完之后有一个念头:能不能讲讲这本书呢?后来一问,我们的同事说:“虽然它名气大,但是未必所有人都读过,如果有很多人没有读过这本书,就实在太可惜了。”
因为在《我们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出生活的趣味,可以读出亲情的美好,甚至可以读出历史的沉重。书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杨绛先生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一家人生活得如此有趣味,如此有爱心,快快乐乐地过了一辈子,最后逐渐在人生的路上走散,只剩下杨绛先生一个人,目送着钱锺书和钱瑗离去。这的确是一本非常容易令人感动的书,我在准备这本书的(讲)书稿时,都忍不住落下了眼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仨》的世界。
【《我们仨》的创作背景】
首先介绍一下钱锺书和杨绛。钱锺书1910年出生,杨绛1911年出生,两个人在清华担任过教授,后来转到了北大,是真正的大师。钱锺书被称作“文化昆仑”。他们的女儿钱瑗是北师大的教授,在六十岁的时候去世了,比他们去世得都早一点。钱瑗和钱锺书去世以后,杨绛先生为了能够在书中和自己的亲人重逢,于是写了这么一本书,所以本书创作的背景大概是在1998年以后。
【大文学家居然不认识扁豆?】
两个人其实还是很会探索和生活的,虽然小时候没有做过家务活,但是经过不断地历练,也就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了。两个人开始探索做红烧肉,居然做得不错。两个人的这个生活经验差到什么程度呢?最好笑的是有一次他们买来了扁豆却不认识,竟然把扁豆拆开,然后嫌扁豆里边的豆子太小。后来杨绛突然醒悟过来,好像这个菜是直接吃皮的。扁豆哪有剥豆子的,扁豆是直接炒着吃的。所以这两个人都是在慢慢地探索。
【“重女轻男”的钱钟书先生】
锺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锺书的女儿。女儿,又像锺书,不知是何模样,很费想象。
等他们去牛津的医院接生时,院长问他是否要女医生接生,钱锺书当时的回答是:“要最好的。”钱锺书为了保护杨绛,并没有根据中国人的礼法要求女医生接生,他要最好的医生接生。钱瑗生下来的时候,据说是牛津出生的第二个中国婴儿,当时是1937年。
钱瑗生得特别好看,外国人看到她就会惊叹一声“a China baby”。“a China baby”是一个双关语,一方面是指中国婴儿,一方面是指瓷娃娃,意思是说钱瑗长得真好看,像一个瓷娃娃一样。
【女儿和爸爸“抢”妈妈】
1941年的暑假,钱锺书从蓝田师院回到了上海,一家人终于团聚了。钱锺书离开的时间太长了,有一两年,所以他回来那天,天快黑了,钱瑗就一直看着他,看他没有走的意思,就跟钱锺书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怕钱锺书留下来赖着不走了。
锺书很窝囊地笑着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这是圆圆的原话,我只把无锡话改为国语。我当时非常惊奇,所以把她的话一字字记住了。
锺书悄悄地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圆圆立即感化了似的和爸爸非常友好,妈妈都退居第二了。圆圆始终和爸爸最“哥们”。锺书说的什么话,我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现在已没人可问
【她只敢在梦里真情流露】
各位知道梦是什么吗?梦的出现是因为我们在入睡后失去了对头脑的约束,我们白天的想法看起来都是理智的,但是到了晚上入睡后,虽然我们的头脑还处于活跃状态,情感、情绪也都在,但这时候约束的部分睡着了,于是我们能够把情感真实地抒发出来。
杨绛先生读了一辈子的书,在外人看来,她对于孩子和丈夫的相继离世,处理得相当冷静、理智、有度。因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涵养、素养,她读的所有的书使得她在白天时能够自己说服自己,自己安慰自己,但是一旦到了夜间,入睡了以后,那种澎湃的情感才能够在梦中得到释放。这也是我这一次重新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推断她写梦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