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转折》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各位好,今天我讲的这本书是大家的老朋友刘统先生的遗作。我们之前讲过刘统先生写的《火种》。刘统先生在2022年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了这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叫作《转折——1947年中共中央在陕北》。这本书延续了《火种》的风格,严谨求实,并充满了考证,文笔也很有激情。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感受是,转折点是最能够体现一个人、一个集体领导力的时刻。所以,读这本书能够让我们学习如何提高领导力与决策水平,更重要的是重温我们党保持胜利的工作作风。
【这个会议的决定展示了什么是反脆弱】
刘、朱、周、任(就是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四大书记联名建议毛主席过黄河,前往太行山更安全一点,但毛主席坚决反对。3月29日夜里,他们在清涧县的枣林沟村召开了一次枣林沟会议。任弼时认为,离开陕北并不是因为怕死,而是担心万一大家被敌军一锅端了怎么办,毕竟所有的书记都在一块儿,一旦真的碰上了胡宗南的部队,就这么两个连的部队,根本没办法跟敌军打。万一被一锅端了的话,革命就完蛋了。这个会议的决定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反脆弱。
会议一直开到第二天上午,最后决定:中共中央书记处五位书记分成两个班子。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纵队留在陕北,主持工作;刘少奇、朱德东渡黄河,前往华北,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4月,中央又决定由叶剑英、杨尚昆等组成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
就是说火种要分开,万一一个地方出了问题,至少其他地方还留有希望。
中央前委机关人员组成了由任弼时任司令、陆定一为政委的“昆仑纵队”,下属3个电台大队:一大队负责通信联络,黎东汉任大队长;二大队负责无线电情报侦破,胡备文任大队长;四大队由新华社和广播电台组成,范长江任大队长(今天新闻界的范长江奖,就是以范长江的名字设立的)。警卫部队有四个警卫连,由警卫处长汪东兴负责。全纵队共600余人,非常精干。
就是昆仑纵队带着这600人的到处走,从来没有调动西北野战军过来保护。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加上准确的情报,以及毛泽东的胆识和判断,一直支撑着这支队伍。
【群策群力,打赢蟠龙攻坚战】
接下来就是蟠龙战役。蟠龙是胡宗南的大后方,是胡宗南部队囤放粮食等物资的地方。但是胡宗南只留了半个旅守蟠龙,因为他觉得已经把共产党赶到别处了,没想到共产党竟然迂回过来打蟠龙。而共产党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粮食,因为他们早已坚壁清野了,老百姓也都躲到了山里,没有饭吃的时候就去打蟠龙,可以把粮食抢下来。但是部队在蟠龙作战的时候遇到了敌军的激烈抵抗,因为国民党为了保护粮仓,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有很多暗堡和机枪眼,更重要的是还有大量的铁丝网。
起初的作战中,我军就发现准备得不够充分,没法翻越这些铁丝网,怎么办呢?这里就有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彭德怀决定停止攻击,发扬军事民主。大家马上在前沿阵地开会,请连排干部和攻坚战士一块儿群策群力,既然没见过国民党这样的防守,那咱们现在赶紧想办法,让基层的人提出大量的建议。于是大家建议挖沟,把沟挖到铁丝网下边,然后爆破把它炸开,再去打蟠龙。这招后来成功了。
【不平凡的领袖人物】
作者最后做了一个总结,我觉得非常准确:
转战陕北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作为领袖人物,不是看他在胜利的时候如何潇洒,而是看他在艰难时刻如何勇于担当,如何运筹,转危为安。……毛泽东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体现出他的坚强意志和担当精神。中央在陕北坚持,给全党全军作出了表率。……
在转战陕北过程中,毛泽东表现得非常实际,非常理智。在掌握情报信息的条件下,他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保护。能够忍受敌人忍受不了的艰苦,才能出敌意料,在看似无法生存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这既需要冷静观察、沉着应付,又要敢于作出别人作不出的决策,是领袖才能的高度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