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3分钟
以下为《0次与10000次》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路一鸣。今天给各位带来的这本书,叫《0 次与 10000 次》。
一、停止把日子过成“复读机”
各位回忆一下,你或者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谈恋爱遇到渣男,被伤得不轻,几经挣扎,最终摆脱了,结果找下一任还是同款渣男;或者下意识地讨好周围每一个人,就害怕别人说自己不好,敏感、自卑,到哪儿都是受气包;或者表现出另外一个极端,到哪儿都是显眼包,但内核是一样的,就是敏感加自卑。
这些行为的共通点是什么呢?就是我知道这样不对,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已经第一万次告诉自己下次不能再这样了。但是!等到第一万零一次的时候,我还这样。日子就过成了“复读机”。
我们对很多事情的应对方式,就跟有人指挥一样,总在类似的事情上吃亏、犯错、受伤。这是怎么回事?这本《0次与10000次》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这本书的作者叫吉塔·雅各布,她被誉为德国“殿堂级”的心理学家。她在这本书里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都会受到四个不同的内在部分的影响:内在小孩、内在审判者、应对方式和成人自我。这四个部分随时随地都在争夺对我们的控制权,谁赢了,谁就能决定我们的行为。下次我们再遇到一个事情时,他们还会争夺,还是谁赢了听谁的。所有人都一样。
雅各布还认为,我们之所以会走进同样的死胡同,本质上是我们的应对方式出了问题。相同的应对方式带来的就是“0次与10000次”的区别,这就是这本书书名的含义。
当然,发现自己走进了死胡同,那就比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要强。可还没完,我们还得走出这个死胡同,不能陷在死循环里边绕不出来。就像这本书的副标题里说的:如何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这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方法,帮助我们告别同样的坏感受、同样的错误、同样的创伤。从黑暗中爬出来,在阳光里站起来。
案例:你被童年的“纠缠者”伤害了吗?
这本书里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这个主人公叫诺拉。我猜她应该是雅各布的一个治疗对象。诺拉是个女性,她的孩子很优秀,丈夫很体贴,有几个很要好的朋友,工作还很稳定。你一听,这不挺好的吗?可是有一天,诺拉的同事讲了个笑话,她没听懂,她马上就产生一种无助感,觉得被抛弃了,感觉自己跟周围格格不入,没人喜欢她。
她的应对方式是什么?是她一贯的方式:埋头工作、封闭自我。你们不是排斥我吗?我就避免跟你们接触。这事过去两天之后,另外一名同事还跟她提起这件事,说:“你怎么回事?你最近是不是不太好?那天大伙都笑了,但你就变得跟另外一个人一样,这怎么回事?”诺拉还气哭了,不仅生那位同事的气,还为自己的反应生气。诺拉知道自己的这种反应很不妥当,可她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你们说,诺拉是怎么回事?
现在让我们回到诺拉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