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6分钟
以下为《聊斋志异》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各位书友,大家好——准确地来讲应该是,列位看官,大家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小说。大家看我今天这个造型就知道,我要给大家隆重推荐一部中国古代小说。你们就当我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一个书生,来给大家讲书。今天这期内容,我推荐大家来看视频。因为我们也给大家创造了一个布景氛围,大家感受一下,咱们来沉浸式地听书。大家看看我身后的布景和我今天的穿着,觉得我会讲哪本书呢?想必大家也比较熟悉这本书,那就是《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小说之一。上一次我在解读《阅微草堂笔记》的时候就说过,《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是清代文言小说的“双璧”,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很多可评说之处。
这部小说它的作者蒲松龄,大家也都比较熟悉。蒲松龄的人生用一句话可以这么概括:他是一个受到社会伤害的人,但是他并没有报复社会,而是去拥抱、热爱这个社会。我个人觉得非常励志。一会儿我会展开讲讲,给大家展现一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蒲松龄。
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刀郎的歌曲《罗刹海市》,这首歌是根据《聊斋志异》改编的,因为这首歌的流行,带动了2023年的整个“聊斋热”——热到什么程度呢?热到在蒲松龄的老家淄博,有一个蒲松龄纪念馆,游客爆满,想参观根本都预约不上。另外还有一个大热点,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根据《聊斋》改编的电影,比如《画皮》《倩女幽魂》《崂山道士》,看了这些电影,听了这些歌曲,对这部小说也会感兴趣。
一、蒲松龄其人
那下面就跟大家讲一讲蒲松龄。对于蒲松龄,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个传说:为了写《聊斋》,他在村头摆了一个茶摊,凡是跟他讲个鬼故事的人都可以免费喝茶。通过这种方式,他收集了很多鬼怪故事,汇总起来就成了《聊斋志异》。
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说,这个故事只是一个传说。关于蒲松龄的真实情况其实是这样的。
01 人生单调一场
蒲松龄的生平相当简单,用几句话就能概括。第一句话叫:他是一个“永远的落榜生”。蒲松龄一生活了七十六岁(虚岁),应该说是相当长寿的了。但大家知道,他的一生都在干什么吗?他一生用了半个多世纪、五十多年的时间去参加考试。考什么呢?考举人。
蒲松龄为什么会考那么长时间?这里面有一个说法。蒲松龄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一开始是特别顺利的。
十九岁那一年,蒲松龄考得特别顺。秀才考试要连考三次,哪三次呢?用现在的说法来类比的话,就是县里面考一次,市里面考一次,省里面再考一次,总共三次。结果蒲松龄连考了三个第一名,相当于他是全省秀才考试第一名,非常厉害。
那我们会想,蒲松龄秀才考试“连中三元”,那接下来考举人、考进士,应该也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天不遂人愿,我们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当然蒲松龄也不知道。蒲松龄只知道,他牛刀小试,这么容易就考上了秀才,所以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但是,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在接下来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一直在考试。当然蒲松龄也不是每年都考,因为古代的举人和进士是三年一考,这跟现在的高考不一样。即便如此,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蒲松龄也考了差不多一、二十次,但成功的大门一直都对蒲松龄关闭着。一直等到七十一岁的时候,他才被授予一个“贡生”的头衔。
就是说,他没有考上,给他颁发了一个安慰奖。这个“贡生”对蒲松龄来讲,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连安慰都算不上,甚至是一种讽刺。这就类似于现在,你从十九岁开始就参加高考,一直考到七十一岁,没考上,授予你一个“名誉学士”学位。那你想,你会觉得开心吗?
所以了解了蒲松龄的生平,你就能够明白,为什么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面批判、讽刺科举和考官的时候毫不留情,因为他特别痛恨。
蒲松龄三年一考的同时,他也娶妻生子。除了参加科举之外,别的时间蒲松龄也要谋生。所以他人生做的第二件事情,我也给他做了个总结,叫作“最美乡村教师”。这里面绝对没有调侃的意思,因为蒲松龄的一生真的很不幸,他在准备科举的同时还要维持生计,要养家糊口,大家可以想想他的压力多大。
因为他跟我们现在找一份正式的工作还不一样,他找工作仅仅是为了短暂糊口,他还要参加科举考试。蒲松龄常年都在外面坐馆(旧时指在私塾教书),他是私塾先生。一直到七十一岁的时候,他才结束长达四十年的坐馆生活,回家颐养天年。这就意味着蒲松龄其实有相当多的时间来创作《聊斋志异》,所以这部小说非常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