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你好吗?有位作家说:我想讲一个故事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这对他们的人生有帮助。这段话是梁晓声先生说的。这个故事就是他的长篇小说《人世间》。我们今天来讲这本书。
书很厚,一百一十多万字,分为上中下三卷。这是梁晓声先生在将近七十岁的时候,用了八年时间完成的,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的同名电视剧一度爆火。有人说《人世间》是继《平凡的世界》之后,又一部朴素、真诚而包含着悲悯之心的作品,跨越了五十年的中国百姓生活史。
《人世间》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开头这一段时间。故事的背景是一个北方的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家庭。主人公周秉昆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他的母亲没有收入,一家人住在环境最不好的光字片。周围的邻居,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小老百姓。
周家有三兄妹,在父母的影响下,三个子女都善良有担当,充满正义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长子周秉义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成了知青,恢复高考后又考上了北大,多年后成为正厅级干部。等到快退休的时候,秉义回到家乡,帮助普通百姓盖房子,实施棚户区的改造,但是又遭人诬陷。等到纪委来调查后证明清白,他无怨无悔地离开了人世。
长女周蓉是一个不自由、毋宁死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她热爱学习,非常灵气,勇敢追求爱情,很浪漫。认清过生活的真相,但依然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小儿子周秉昆,他就留在了父母的身边,是老疙瘩。他是一名工人,但是性格中助人为乐的品质并没有被底层琐碎的生活磨灭。他特别地善良,帮助死刑犯的女友,帮助工友,还有身边的朋友们渡过困境。
普通城市里,老百姓在大时代中的悲欢离合、人情世故,都在《人世间》中一一上演。那我们看着这部小说,包括看着那部电视剧,就会感受到这就是人世间中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小说也体现了很多历史节点,比如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走穴、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等重大的社会动向。那很多年轻人就是在这部小说中才知道了,原来我们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是那么地不容易。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作者梁晓声都相信,人心是向好的。这个“好”字,不容易写。好人,也不容易当。这个主题,也鲜有人问津。但是梁晓声先生却敢于从这个主题落笔。他说,了解父母那一代人在那么特殊的时代里怎么走过来,怎么看待利益、友情、亲情,有助于缓解年轻人的现实焦虑,找准人生方向。
七十年代:命运交织的平民百姓
我们就打开小说《人世间》。故事从七十年代讲起。七十年代初,主人公周秉昆一家生活在东北A市的光字片。他的父亲是建筑工人,身在大西北,母亲是家庭主妇,照顾一家人的吃喝拉撒。
光字片是什么呢?一个贫困的街区,干体力活的市民都居住在这里。大家的房子都很小,冬天要穿过结了冰的街道去街尾的公共厕所如厕。那么经常就会发生居民滑倒受伤的事件,还有孩子掉进水沟里的悲剧发生。所以居住环境不好,也能看出大家的物质条件都不好。
周家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周秉义从小胸怀大志。他要求自己必须是那么一种男人,就是不论时代如何风云多变,自己在同龄人中都要努力争取出类拔萃,而且要始终做一个好人。
女儿周蓉兼具美貌和智慧,从小就是个文艺少女。她曾经有过一段自白,说我是上帝心血来潮的游戏之作。艾丝美拉达的没心没肺在我身上有点儿,卡门的任性在我身上也有点儿,玛蒂尔德的叛逆在我身上还有点儿,我身上也有娜塔莎的纯真,晴雯的刚烈,黛玉的孤芳自赏式的忧郁和宝钗的圆通。我们读经典的书友,听到这些名字可能都能解锁,这都是我们讲过的作品。那也可见周蓉喜欢什么样的阅读,而且她的阅读量显然很大。
和哥哥姐姐比,我们的主人公周秉昆一直是那个不起眼、不中用的老疙瘩。父亲很疼爱会讨自己欢心的女儿,母亲就看重沉稳优秀的大儿子。家里这个老三周秉昆就常常被忽略。
秉昆的父亲叫周志刚,他是常年不着家的“大三线”工人,用并不宽裕的工资养育着这个大家庭。什么叫作“大三线”呢?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根据各地区的战略位置划分出一线、二线、三线区域。那三线区域就是为了加强国防而建设的战略大后方。周秉昆的父亲就响应号召去建设艰苦地区,到了大西北,三四年才能回家一次。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身为工人阶级,父亲是自豪的。父亲话不多,但是他郑重地说了好几次:我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这就是父亲的性格,勤劳、正直。
周家虽然不富裕,但在整个光字片很受邻居们的尊重,他们家的生活质量也比大部分人好一点儿。那么父亲在外工作,母亲照顾家庭。母亲也是一个非常“暖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