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手册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3分钟
以下为《阅读手册》音视频对谈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樊登:以前有朋友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都跟他们讲别老搞孩子,自己会阅读是最重要的。后来我读了这套《阅读手册》,这本书的作者的育儿理念跟我一模一样,就是尽量少管孩子,反而能够让孩子更好地养成阅读习惯。所以今天我们为大家请到了《阅读手册》的作者真心爸妈夫妇,欢迎您二位。
徐智明(真心爸爸):樊老师好。
樊登:一位是徐智明老师,一位是高志宏老师。两位老师很传奇,都是北大的校友,而且中学、小学都在一块儿。
高志宏(真心妈妈):是的。
【尽量避免亲子共读】
为什么我们很多家长做了很多亲子共读,每天陪着孩子读书读了很久,但是孩子就是没法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高志宏(真心妈妈):是这样,我们需要弄清楚我们培养孩子阅读,目标是让孩子能自己读。那么想要实现他会自己读,一定是他通过他自己的阅读时间,就是他自己在读,他才变得越来越会读了。但是现在很多父母认为,我得陪着他读,我得带着他读,慢慢地将来孩子会自己读了。这个其实是不成立的。在亲子共读的过程当中,其实更多的还是父母在读,不是孩子在读,那么他就不爱读。他就认为,我要看书的时候,我就得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爸妈得读给我听、得讲给我听。所以我们是特别反对亲子共读的。
樊登:但是父母就会觉得,我如果不给他念他就看不懂了。
徐智明(真心爸爸):其实阅读是很大的一个概念。孩子天生就会读图,读图也是一种阅读,他通过看图、看文字、图文结合来理解信息,这是整个的阅读过程。因此,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有孩子认字了才能进行阅读。如果父母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就认为孩子小时候不认识字,所以他必须念书给孩子听,必须讲书给孩子听,否则孩子就看不懂。其实我们知道,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图画去理解信息,这种能力对于一个小孩来讲是天生就有的,完全不需要父母给他解释、给他念。
【回归阅读常识】
樊登:什么是阅读的自由呢?书里边讲到几个步骤,第一个是我读,第二个是我想读,第三个是我会读,第四个是我持续读。实际上就是你不需要一边指着那个字一边给孩子念,不需要要求孩子读完一本书之后跟你复述今天学会了什么。没必要,只要你把书丢给他,让他有很多书,他可以从书中发现乐趣就很好。
高志宏(真心妈妈):是的。
徐智明(真心爸爸):而且我们在书里专门写了,我们特别反对指读。现在有一个很严重的倾向,就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为了让孩子认字,要求孩子做指读。然后家长和幼儿园也受此影响,让小孩用手指着读。指着读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就是你的注意力都在一个字一个字的读音上,而不是在理解这个字、这个词、这句话、这段话的意思上。因为咱们阅读是为了理解信息,而不是非得每个字都认识,所以,指读对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是特别有影响的。
樊登:甚至有可能会造成一个糟糕的现象,就是这孩子长大了以后,他不念出声都读不懂了。
徐智明(真心爸爸):其实某种程度这已经形成了轻微的阅读障碍,因为他不能顺畅地理解一句话和一段话,这样对于阅读能力是有非常大的影响。。
【不要排斥课外书】
樊登:第二个原则叫“阅读活动的优先级排序:无分课内课外”。说得太好了。我小时候遇到的困难就是我爸不让我看课外书,他说你把作业做了就行,你要看就看课本,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这反而使我特别喜欢看课外书。为什么您二位提出来无分课内课外呢?
高志宏(真心妈妈):因为很多父母把书分成课内书和课外书(尤其是课外书这个说法,隐含了不重要的想法),他们认为你要把课内的工作全都做好了,做到非常让人满意了,你才可以看课外书,那个是不重要的。其实我们想跟父母们沟通的是,所谓的课外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在学校学习过程当中所需要的那些能力,都来自课外的阅读。所以说我们没有课外书这个概念,就是单纯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