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善意的魔力

善意的魔力

主讲人:樊登
4.9
2025.01.18上新

荐语

《善意的魔力》是一本揭示善良力量的心理学杰作,汇集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一个已被许多人遗忘的事实:世界远比你想象的更善良。本书将带你学会用善意去感知世界,用善意去塑造生活,让善良成为生活的底色。 本书深入探讨善良的七个关键维度,引领我们发现并激活内心的善良宝藏。让我们一起,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发现和实践人性中的善良,从而提升个人幸福感,发现世界的闪光之处。

你将获得

学会用善意塑造生活
重新发现人性中的美好
揭示善良的七个关键要素

作者简介

[英] 克劳迪娅·哈蒙德
作家
一位屡获殊荣的播音员、作家、心理学讲师,现任苏塞克斯大学普通心理学客座教授。主持的广播节目包括BBC广播四台的《心有所想》,涵盖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健康。

精彩选段

当我们的善举可以改善他人的生活时,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会随之改善。善举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行善有助于消除疲惫,释放压力,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甚至让我们活得更长久。
..........
第57页
善良并不代表着软弱或轻信,而是代表着公平、始终如一和值得信赖。善良是充分了解他人,发掘他们最大的潜能,这对任何领导团队或管理组织的人都至关重要。善良是顾全大局,是明白成功不能靠走捷径,更不能靠骗人,而是要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艰苦努力,历经挫折。
..........
第118页
无私的人总是先人后己,经常被视为善良的典范。但我想说的是,在善待他人的同时,也请不要忘记善待自己。自我关怀不等同于自我放纵和自我迷恋,适当的自我关怀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幸福感,促使我们帮助他人。
..........
第214页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经历267小时的精心打磨
桑云婷
责编
孙奕丹
校对
邵慧平
审核
钱赵力
终审
张玥
审读
陈凤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4分钟
以下为《善意的魔力》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今天我们来讲一本非常美好的小书,叫作《善意的魔力》。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它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影响。我开始每天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美好善良的事情。

这绝对不是一本心灵鸡汤,它是一项心理学研究。这项研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你甚至不用日行一善,不需要每天做好事,只需要观察并记录别人做的好事,就能给你的身心健康以及人生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帮助。

【“熊孩子”是儿童的天性?】

过去人们会觉得,两三岁的孩子是小魔鬼、小神兽,喜欢捣乱、喜欢打闹。心理学家针对两岁孩童对他人的分享做了研究,你会发现与我们想的不一样。他们将两岁的孩童分为两人一组,并给每组一袋弹珠,接着拿出一个装着木琴的箱子,箱子的表面有一个孔。只要把弹珠放到这个孔里,里面的木琴就会发出叮当声——小孩子都非常喜欢这样的声音。

大家想了解可以想想看,将这些弹珠发给孩子们以后,最后会发生什么?根据我们对两三岁的孩子的判断,我们觉得他们会争抢弹珠,尤其是身高体壮的孩子会把弹珠全部抢走。“的确,在19%的实验小组中,其中一个孩子确实抢走了所有弹珠,而另一个孩子只能哭喊或发脾气。”请注意,只有19%。“事实上,几乎在一半的实验小组里,孩子们都平分了弹珠。这太不可思议了!”小孩子们竟然会照顾对方,说咱们平分弹珠。

“给一个孩子发的弹珠比另一个孩子的多,这时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把自己的弹珠分给了弹珠较少的孩子。”也就是说,两岁多的小孩就已经开始有了帮助别人的想法。有心理学家把学步期的儿童称作“无差别利他主义者”。这些儿童肯定不是出于功利主义的目的做事,而是天生愿意帮助别人。所以在孩童时期,我们就是很善良的人,然后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为什么行善不应纠结动机?】

不要纠结于善行的动机。为什么呢?有很多人追求善良的纯粹性,说:“你善良,但是你不纯粹,你是为了邀名,你做这件事是因为对你有好处,你捐这些东西是为了你的销量。”你会发现,如果不断纠结这个问题的话,就会永无止境,因为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说是纯粹无功利目的的。

比如,人们对家人所表现出来的善良是最常见的,这种善良叫作亲缘利他主义。你妈对你好这件事,如果非得问其中有没有功利性,中国有一句话叫作“养儿防老”,那么你妈对你好这件事是不是也受到这个的影响?或者用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来看,她对你好难道是因为她要将自己的基因传下去?所以根本不需要纠结于善良的纯粹性,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有利益根本不会削弱善良的本质,因为我们本身就会从善良当中得到好处,而得到好处这件事情根本不会削弱善良的本质。连亲缘利他都不能够说是完全纯粹的。绝大部分的行为是混合动机驱动的。混合动机驱动就是互惠利他。比如,你们家隔壁搬来了一个邻居,你煮了碗饺子给他端了过去。你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你就是纯粹想让别人尝尝你的饺子?绝大部分人认为邻里关系很重要,觉得“远亲不如近邻”,将来有机会的话邻居可以搭把手。你看,这没有任何问题,即使你是受混合动机驱动去做互惠利他的行为,这也绝对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不用有任何的担心和纠结。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变好的方法400103839

变好的方法

挖掘内心的伤口与黄金,让你的人生无所畏惧
播放量1612.48万
在世界上找到你的位置400096755

在世界上找到你的位置

九大成年法则,助你独当一面
播放量822.40万
清醒地活400071952

清醒地活

超越自我的生命之旅
播放量2080.02万
十分钟冥想400076146

十分钟冥想

每天十分钟,让心回家
播放量1127.19万
不安的哲学400094394

不安的哲学

岸见一郎写给你的宽心之书
播放量625.04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