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下)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以下为《卡拉马佐夫兄弟》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梁永安。
今天我们来讲《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本书最初于1880年出版,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思想与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中是一部当之无愧的经典。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他在流放地时目睹的一个真实事件。当时有一个人被控杀害父亲,最终被判处流放苦役。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听他说,这完全是冤枉的。这本书的创作背景,与许多俄罗斯经典名著相似,都是由社会真实事件引发的思考。
这本书的情节并不复杂,主要讲述老卡拉马佐夫——一个60多岁的老人,和他的三个儿子之间复杂的恩怨情仇。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部小说最核心的人物关系。
老卡拉马佐夫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德米特里,也叫米嘉;二儿子伊凡;小儿子阿辽沙。还有一个私生子,叫斯麦尔佳科夫。大儿子德米特里有一个情人格鲁申卡,同时格鲁申卡也是老卡拉马佐夫的情人。德米特里还有一位未婚妻,叫卡捷琳娜,而这个卡捷琳娜还是二儿子伊凡暗恋的对象。
这三个儿子的年龄差都是4岁。最小的小儿子阿辽沙20岁,老二伊凡24岁,老大德米特里28岁。他们与父亲之间的各种冲突,最终导致了极大的悲剧。
这本书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内涵丰富,层次深刻。无论是文化、政治、历史,还是人物的精神世界,都挖掘得很深。在这深厚的内涵中,它表达了两个层次的问题:表面是一个父亲被杀的案件,更深层次则是探讨人的精神世界。
古往今来,很多作家都写过人的精神世界,但如果没有《卡拉马佐夫兄弟》,我们就很难进行深入的对比。描写精神世界,它既有时代性、社会性,也有个体的差异性。但归根到底,人类的心理、潜意识、价值观,尤其是内心的冲突,都是非常复杂的。人往往不懂自己,总是给自己做出一个带有极大幻觉性的自我定义。在这样一个复杂、深不可测的精神世界中,人会不由自主地释放出大量的欲望和能量,还有很多失控的部分。这是这本书非常独特的地方。
在阅读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这本书是需要用生命去读的。因为真正的经典著作,你必须用自己的生命去感悟它。没有那种积累、那种体验、那种特别深刻的冷暖过程,是很难读懂这种书的。这是《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意义。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出生,1881年去世,享年60岁。作为俄罗斯作家,他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1.作者所在的时代
从俄罗斯文学来说,19世纪初期是它的黄金时代,涌现了普希金等一大批杰出的作家、诗人。但后来开始沉寂,因为俄罗斯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农奴制。
农奴制和奴隶制有所不同。奴隶制下,奴隶主对奴隶的生杀予夺全由自己说了算。美国那些黑奴,奴隶主想杀就杀,没有任何人身权利。但农奴制略有不同,农奴从领主那里租一块地,自己耕种,然后给庄主或领主交钱、交产品、出劳役等。在司法上,领主对农奴也有极大的控制权,农奴处于半财产状态。这是俄罗斯在19世纪遇到的一个巨大障碍。
19世纪初期,俄罗斯开始受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也开始有资本聚集,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地,印刷、出版、新商业都开始出现。当这些东西开始出现时,就暴露出一个问题:俄罗斯地域广大,那片地方有大量的冻土,看上去遍布森林郁郁葱葱,实际上根本无法开发,耕种条件很差。
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做商业、工商业,资本主义要发展,其实有些必备的市场要素很难形成。比如投资需要回报,资本一定要有很好的回报率,但在那么广阔的地域里,人口不多,怎么获得市场的真正投资价值呢?
更重要的是,后期的工商业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底层的,没什么特权。他们要做买卖,长途跋涉,经过一个又一个领主的领地,交钱、缴税,每个领主的规定还不一样,成本特别大。而农奴又特别贫困,购买力有限。所以对俄国工商业、新兴资产阶级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而且一个制度要打破,哪是那么容易的?里面好多人依靠它为生。所以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普希金这一代具有极大的启蒙性,他们有一种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有一种强烈的解放诉求。但他们的声音发出去之后,只能在一些小圈子里回荡,很难波及整个社会。这是一切先行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