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上)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9分钟
以下为《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上)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非凡精读馆的书友们大家好,我是中科院心理所的副教授黄峥。今天我要给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可以说是这几年心理学领域的一本现象级畅销书,书名叫作《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书名很有趣,因为它就像我们口头说的一句大白话:“啊,也许你应该找个人聊聊了!”不过书名中所谓的“聊聊”,并不是指随便的闲聊或者吐槽,而是指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
前言:这本书的内容——关于心理治疗的故事
01 什么是心理治疗?
什么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呢?大家好像经常听,但不一定了解它的具体含义。它是指在特定的时间(预约好了的咨询时间)到特定的地点(得是心理咨询室或者是医生的办公室,而不能是随便找个咖啡馆),去找特定的人(心理咨询师),然后围绕着一些议题开聊。目的主要是解决当事人在生活当中遭遇的一些困境、困扰——这些困扰不仅仅是现实层面的,它是对当事人的情绪、情感,乃至心灵都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一些困扰。
心理咨询就是现代人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工具和手段。那这本书恰恰是一本关于心理咨询的自助读物。
02 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因为我自己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做心理咨询二十多年了,所以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特别有共鸣。其实不仅是我,这本书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受欢迎。它在美国出版之后,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冲上了亚马逊图书总榜的前一百名——这可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绩。
这本书为什么这么畅销?其实就是因为这几年,人们的心理问题已经逐渐上升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心理咨询有需求的人,数量在成倍地增加。2022年,中国科学院有位院士公布了一组数据:新冠疫情这几年,使全球有心理方面问题的人增加了数亿人。具体来说是焦虑症增加了大约9000万例,抑郁症增加了7000万例,受失眠等问题困扰的人增加了好几个亿。
03 人们对心理问题的固有偏见
虽然医疗机构公布的数字很惊人,但是很多当事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心理有问题,以为仅仅是心情不好。就算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心理问题,还会有非常多的人,把心理问题看作是一种禁忌,尤其是(某些)男性,觉得好像如果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就相当于承认了自己是个软弱的人。这类人就算是接受了自己心理有问题,也绝对不会愿意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哪怕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这本书里就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一对夫妻,他们俩各自都被诊断为抑郁症,就在同一个屋檐下,但他俩都瞒着对方,自己偷偷地吃抗抑郁症的药片。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两口子得的都是胃病,那谁还会非得瞒着彼此,对吧?
所以心理咨询更多会触及我们的病耻感,就是说我因为得了这种病,不光遭受疾病的痛苦,还为它感觉到羞耻,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更不要说有勇气公开去寻求帮助了。我们可能平时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抑郁了、emo(网络用语,指有情绪)了,但真正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并且走进咨询室去接受心理咨询,实际上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
另外,我认为心理治疗本身存在一个逻辑困境:你真的会相信一个跟你一样的人——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这样一个普通人,他就能治愈你的心理问题吗?什么意思?我来举个例子:
如果你得了胃病,去医院找医生看病,这时候你会有一种预期:内科医生是比我更专业的人,他对于如何治疗胃病、如何调理肠胃,应该有更多的科学知识,这样你才会相信他的医术和他的权威性。如果换一种情况,比方说,你去治疗脱发,但你看到主治医师自己脑袋上都是稀稀拉拉的没几根头发,那你对他的专业信赖度肯定会大打折扣。
心理治疗也是这样。寻求心理帮助的人,往往都在内心当中希望他的咨询师是一个高于他的智者,是一个解决了自身的问题、困惑和困扰的人,是一个在处理至少个人事务和情感关系方面游刃有余的人,好像这样的人才值得信赖,才有可能帮我们治好心理问题,对吧?
但事实上却是,心理咨询师虽然有心理知识的“加持”,但他们本身在生活当中也还是普通人,也会发脾气、闹情绪,也可能会吵架或者闹离婚,甚至其实有时候他们也会焦虑和抑郁。当你发现自己的咨询师并不是一个理想化的形象,甚至他自己可能也有点心理问题的时候,你还会放心地把自己交给对方去治疗吗?
书中就提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有一天她在买咖啡的时候接到了一通电话,得知了一个很突然、很不幸的消息,这让她当场失声痛哭。恰巧,这一幕被她的一个来访者看到了,结果这个来访者当场就取消了已经预约好了的心理咨询,并且后来再也没来找过这个咨询师。这就是心理咨询,特别是长程的心理咨询必然会遭遇也必须去破解的一个困境。
对于想要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人来说,一方面,他要对心理咨询的效果抱有信心,积极去配合咨询师的治疗;另一方面,他最终也需要理解咨询师并非一个刀枪不入的完人,而是一个跟来访者一样的普通人。只有突破了这道屏障,来访者和咨询师才能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心理咨询取得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04 这本书讲了什么?
我很佩服这本《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作者,她的名字叫洛莉,在美国洛杉矶从事心理治疗。洛莉在书中非常坦诚地交代了她在给别人做心理咨询的同时,自己也同样遇到了心理困扰,也会去找自己的治疗师。也许就是她这份坦诚和真实,让她在全世界“俘获”了万千读者的心。
这本书到底讲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在这本书里,作者分享了五个心理咨询案例,包括如何治愈童年创伤、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如何面对人生重大变故、如何迎接死亡等等。作者洛莉在讲这些故事的同时,也穿插了很多跟故事情节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听完这五个故事之后,相信你会对如何过好这一生有更深层的理解。
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
故事一:心理治疗帮癌症患者走过最后岁月
01 遗愿清单
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名叫朱莉,她今年33岁,在一所大学里边当老师,刚刚获得了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在美国,成为终身教授是非常难的,它的席位是有限的。成为终身教授相当于拿到一个“铁饭碗”,能从事体面的职业、做喜爱的研究,还有寒暑假。而且学校每年都会给你额外的津贴。所以说当朱莉获得了这样一个职位的时候,她人生的前景本来应该一片光明。
朱莉不光在事业上很成功,在感情生活上也很甜蜜。她刚刚怀孕了,也有一个很爱她的丈夫名叫迈特。就在朱莉对未来一家人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的时候,她却被诊断出来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癌症,这种癌症让她最多只能再活十年。而且没过多久,她还因为癌症流产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莉就找到了我们的作者洛莉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她希望洛莉能够帮助她,指导她如何把对于这一辈子的美好期望,都最大限度地压缩到这十年里,去迎接最后的死亡——这其实是一个既残酷又有几分壮丽的故事。
经过咨询师洛莉的初步心理治疗之后,朱莉决定了,她要做一些她以前从未尝试过的,甚至听起来有点疯狂的事。她列了一份遗愿清单,在上面添加了很多想做的事情。这个时候洛莉告诉她:一个真正面对死亡的人,在遗愿清单上应该做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很多人可能都列过这种类似的遗愿清单,比方说“人生一辈子一定要做的十件事”,但这种清单恰恰是一种对死亡的回避。就好像只要我还没有做完这十件事,我的青春、我的生命就不会结束。这恰恰是一种对衰老和死亡预期的推迟,是一种回避的防御机制。
但对朱莉来说,死亡已经被准确地宣告了,避无可避,她已经无法再奢侈地罗列愿望了。她面临的情况就是:我只剩下这点时间了,所以有些事就算了吧——我只剩下十年了,所以环球旅行就算了吧。朱莉与死亡抗争、对死亡不断接纳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对自己说“算了吧”的过程,不断地去做减法、做妥协。最终,当遗愿清单上只剩下三五件事情的时候,她也就真正接纳了死亡。而最终剩下的那三五件事,就是生命在她眼中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朱莉听从了洛莉给她的建议,她在遗愿清单上列了两个最重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