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生病?

人为什么会生病?

主讲人:金铂
4.9
2023.11.08上新

荐语

工作让我身体结节,竟然也有科学依据?人际关系中的摩擦会导致一个人突发感冒?没有人打扰的孤独生活,也会出现健康问题?当身体成为心灵的展演剧场,我们如何给自己开出“药方”?有时候不是身体生了病,而是潜意识在发脾气。一本书带你刷新对于疾病的看法,打造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指南:治疗生病的身体,从倾听心灵开始。

你将获得

重新思考疾病,更深入地认知影响健康的因素
了解心理因素对于疾病的重要性,认识心身疾病
打开对待疾病的新思路,探寻不同的治疗方法
建立整体性的思维架构,更加立体地看待世界

主讲人

金铂
医学博士、神经外科专家、帆书APP健康科普讲书人

精彩选段

或许,某些事越难以被深思,它就越可能在身体上呈现出来。
..........
有人说,生命本身就是种对话。当对话的可能被抹杀时,个体的生命也会持续处于危险之中。
..........
疾病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它就像我们经历的坎坷、挫折一样,只是我们人为地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作疾病。
..........
做减法是一种人生智慧。好多时候,我们压力过大是因为事多得让我们应付不过来。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6个环节共耗时380个小时精心打磨
杨巧燕
策划、责编
崔慧新
初审
吴彤
复审
张玥
审读
陈凤
设计
欧明超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人为什么会生病?》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金铂医生。今天,我给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作《人为什么会生病?》,它的副标题能更直接地告诉我们它讲的内容,叫作精神如何影响身体。这本书将会拓宽甚至改变我们看待疾病的方式,让我们更立体地了解人是如何生病的。

在以往解读一些书的过程中,我也多次提过,我一直相信,人的身和心的健康是分不开的。精神、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那它到底是如何影响身体的?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地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一、重新认识疾病

首先,我们要重新认识疾病这件事。

1.从三个问题思考疾病

这本书有三个问题带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们也能从这几个问题中重新认识疾病。

第一个问题:人到底为什么会生病?现代医学有一个趋势,就是科研人员都在试图用一种单一因素模型解释一种疾病。这种单一理论有一定的优势,它能让疾病的因果关系非常明确。这样,当医生治疗某个疾病时,也会更加有的放矢。比如,一个人的身体发生了感染,那我们就找到这个病原体,然后确定它是什么,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就可以了。

不过,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是这么回事。比如,大家都知道普通感冒一般是鼻病毒引起的。有个科研团队对鼻病毒进行了长期研究。他们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反复多次地接触鼻病毒,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一接触病毒就会感冒,而且即便是同一个人,他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感染概率也不一样。最后,他们得出一些结论,就是鼻病毒本身并不足以导致疾病,“情绪困扰会带来更大的感染风险,生活中的困难事件也会增加实际感染的概率,特别是失业或人际关系困境等慢性问题的影响尤为明显”。你看,连小小的一个感冒都可能是由复杂因素引起的。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幽门螺杆菌跟胃溃疡的发生直接相关。但奇怪的是,全世界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人身上携带幽门螺杆菌,而其中只有一部分人会患上胃溃疡,其他很多人可能终身都没事。那你说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胃溃疡呢?书中说,除了幽门螺杆菌之外,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

所以,这本书带给我们一个思考,即什么引起了疾病?通常来说,疾病是由复杂因素引起的。

第二个问题:人身上产生的症状意味着什么?比如头疼、胃痛、耳鸣,这些症状到底意味着什么?症状相当于一种痛苦信息,它在向我们传达某种信息。这种信息有可能源自我们的身体,也可能源自我们的心理。比如胃疼,患上肠胃炎会胃疼,但是,人在精神紧张、压力非常大时,也会出现胃疼。你看,胃疼不一定就代表胃出了毛病,心理上的问题也可能导致这个症状。

那知道了这一点,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当我们身上出现一个症状时,在治疗之前要反思:它向我们传达的是什么信息?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把这个信息弄清楚,而是马上使用遏制症状的药物,那可能就会阻断身体向我们传达信息。这样,有可能会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比如感冒,人一感冒就会不舒服,头疼、发热、浑身乏力。这些症状传递的信息是身体可能感染了病毒,我们的抵抗力在下降,需要好好休息。但是,假如我吃了感冒药,觉得身上没事了,该工作工作、该熬夜熬夜,那小感冒就有可能变成心肌炎、肾炎这些大问题。

第三个问题:疾病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告诉各位书友,疾病是有教育意义的。我认识一些抗癌成功的人,他们无一例外都做出了一些重大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性格上的,可能是生活习惯上的,甚至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比如,有些人常年抽烟,本来一天抽好几包,生病以后烟戒了;还有一些人以前看什么都不顺眼,心胸狭窄,生病之后,变得平和,心胸也开阔了。可以说,他们都是智者。因为他们悟出了疾病背后的道理,从而做出了对健康,甚至对人生有益的改变。

其实,疾病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它就像我们经历的坎坷、挫折一样,只是我们人为地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作疾病。每个人都会生病,但是千万不要让这场病白生,要悟出疾病背后的道理,做出生活上的一些改变,甚至使它成为自己生命的一种提升。

2.了解心身疾病

此外,这本书里还提到一个概念,叫作心身疾病。顾名思义,就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疾病。比如,有人说,气得头疼,或者吓到晕过去。这些由情绪引起的身体症状都可以说是心身疾病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这里说,相对于把心身疾病用于形容一种疾病,我们更应该把它视作一种看待疾病的方式。他说:“没有任何一种重大疾病是完全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也鲜有疾病完全不受心理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身心之间是存在潜在联系的。

然而,通常在我们生病时,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医生,更多的都是倾向于把它归结为病菌感染,或者身体某个器官发生了问题。但是,这可能只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看待角度,它会造成我们对疾病治疗的误解,比如只是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单一的对应治疗。事实上,疾病的发生可能并非单一器官或者病菌感染的问题,而是身体发出的某种信号,这些信号和我们的精神、心理都息息相关。

二、精神、心理如何影响身体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哪些因素会促发精神、心理的相关状态和问题,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1.压力

第一个因素就是压力。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有一位青年医生叫作汉斯·谢耶。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虽然所有住院的患者生的病不同,但是他们都表现出了同一种状态。是什么?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