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学习方法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要5分钟
以下为《天才的学习方法》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各位好,今天我们要讲一本对大家非常有用的书,家长朋友一定会非常喜欢,这本书叫《天才的学习方法》。这位作者特别厉害,他挑战自己,同时获得了五个学位,通过了所有考试。所以我把这本书叫作“关于学习的一切”。因为这位作者是一个超级爱学习的学霸。后来他还成为一位神经科学专家,他认为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要了解我们的大脑。我们需要真正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大脑是如何产生记忆、调用记忆的,只有把这些东西搞明白了,才能够找到真正有效的可复制的学习方式。
【合上书默写让复习更高效】
有很多孩子在复习的时候,就只是在一直看,比如说一直看课本,或者一直看自己做过的题,就那么一直看,这叫作被动的方法。被动的方法无法让你的大脑产生足够的摩擦和挑战,也就是说你反复调用信息的强度不够。所以我们为什么要主动地学习,比如主动地做题,主动地默写公式呢?因为你要考验自己有没有记住公式,你不要再看了,把书合起来,写!写这个公式的时候,大脑就会调用,就会产生摩擦,这个摩擦的过程就更容易让你记得住。
【番茄钟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什么是计时器综合征呢?一学习就想着什么时候结束。比如你刚一学习就说“先学习20分钟吧”。还有人教你什么番茄学习法,拧一下番茄计时器,一拧就是20分钟,然后开始学习。作者说这是非常糟糕的方法。为什么呢?使用番茄学习法,首先代表着你讨厌学习,因为你在给自己算账。你讨厌学习就会失去学习的沉浸性。没有沉浸、跟自己斤斤计较,最后的学习效果肯定不好。其次,你还会不断地去注意时间,不断地想时间是不是快到了,这样你就会分散很多精力,会向番茄计时器交很多认知税。所以作者坚决反对番茄学习法,因为他都是做过研究和实验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体会学习的美妙和投入,比如你想要在这段时间里学物理,你就要沉浸在物理中去做题,开开心心地做,做完了以后,好,换下一个。
【如何科学地画重点】
读书的时候要不要画重点?关于要不要拿笔在书上画重点,我们之前讲过的《考试脑科学》的作者认为不要画重点,你只需要在回顾时再画重点,我也是这样做的。但是这本书的作者说,如果你愿意画的话是可以的,但假如你认为每句话都是重点,那你就不要画了,因为那样就等于把整本书涂了一遍。我们看到很多同学的教材,拿出来一看,就是把整本书涂了一遍,将各种颜色全部涂在上面。
实际上在画重点的时候,你要找到信息块。一般来说,一段信息的前两句会有最重要的知识点。你要清楚地找到信息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总结过程。请大家注意,我画的这张脑图或者我讲解的内容,不是对这本书的总结。什么叫总结呢?总结是我用我的结论来概括这本书,如果我说“这本书主要是讲了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人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这么一件事”,这叫总结。总结是无法让你通过考试的。虽然总结可以跟随你很久,但是总结无法让你通过考试,因为考试不会问你是怎么想的,考试问的是作者在书里是怎么说的。所以我们在画重点的时候,一定要把信息块画出来。
【预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我们小时候不懂得预习的重要性,觉得能把作业写完就不错了。实际上,预习根本不需要你下多大功夫,你只要提前一天,把这点儿内容稍微翻一翻,每一段看几句,这就算预习了。因为如果让完全陌生的信息扑面而来的话,你对这些内容就很难产生兴趣。这个叫作好奇心的缺口理论,在学习当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你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东西是不会感兴趣的。
很多朋友说自己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我们经常会说这样的话,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脑子里什么都没有。你的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当然就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了。你们有没有发现,只要你敢在网上讨论《三国演义》相关的内容,就一定会有很多人回应你。为什么?因为再怎么着,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所以吕布、曹操这些人,你都知道,那你就愿意参与。人的兴趣怎么来的?你得先知道,才能有兴趣,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预习是很重要的。预习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10~15分钟,最多20分钟,把明天要学的东西稍微看一看,也不需要看懂,没关系,只要里边的有些词看起来眼熟,第二天老师一讲课,你立刻发现“那是我见过的词”或“这件事我听说过”,你的兴趣就被勾起来了,这时候听课的效果就会好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