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哲学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读完本文约需8分钟
以下为《生活的哲学》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的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今天我们要讲《生活的哲学》。我知道很多人看到“哲学”这两个字就已经头疼了,说我这一辈子最怕上的就是哲学课。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们对哲学有所误解。
哲学分为两个门派,一个门派叫作经院哲学,一个叫作街头哲学。
什么叫经院哲学呢?就是那些让你听不懂的,在书里边绕来绕去的语言学、符号学、现象学等等,它是用来做学术研究的。
另外一派叫街头哲学。街头哲学是什么呢?像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这样的。苏格拉底最喜欢在大街上随便拦住一个他希腊的同胞,就开始跟他谈哲学问题,一直谈到对方今天对一个事产生了洞见为止。这就是街头哲学。
那么街头哲学和经院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这本书给了我一个答案。它说,如果没有学院的哲学,街头哲学将变得语无伦次。就是你没有背后可以去依靠的学术研究。但是如果没有街头哲学,经院哲学将变得无关紧要。就是为什么要学哲学呢?没有用。
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哲学有什么用。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脑子里面出现了一句话:如果没有哲学,你将撑不过那些艰难的岁月。我们的一生当中所要面临的痛苦和压力是非常巨大的,而哲学这个东西本身最核心的作用是让你的心变得更加强大。
【苦难的来源】
爱比克泰德说,大量的苦难都是源于我们犯的两个错误。第一,我们试图向区域二中的某个外在的、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的东西行使全面的主权,继而当我们未能控制它时,我们感到无助、失控、愤怒、愧疚、焦虑或者抑郁。
第二,我们没有承担起对区域一,也就是我们的思想和信念的责任,而它们是我们能够控制的。相反,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归罪于外界,归罪于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爱人、我们的老板,归罪于经济、环境、社会等级,最终我们又感到愤愤不平,感到无助,感觉自己蒙受了不白之冤、失控、被外在的环境摆布。所有精神疾病和情绪紊乱都源于这两种错误致命的错误。
大家好好听一下这两种致命的错误。第一种是你试图去控制你没法控制的东西,而且是试图全面掌控。你们知道一个人对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孩子全面掌控的那种感觉是多么强烈吗?买了保险还不够,还要去佛堂里边拜佛,让佛祖来保佑他,试图全面地掌控他。
第二个就是你没有在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上下足够的功夫,也就是你对这个事物的信念和看法没有下足够的功夫。那这时候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推卸责任,我们会认为这一切都怪那些不可控的要素,我们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变得更加可控,才能够减少我们身边的痛苦。
【为什么要接受人生的不完美?】
斯多葛学派倡导我们接受人生当中的不完美。比如有一个消防员——他受过斯多葛学派的训练,也是曾经在军队里打过仗的人——在教学员怎么去用斯多葛学派的理论来面对救火现场。他说,你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不要产生自责。
为什么?因为当消防员进到火场里的时候,就一定会遇到那些救不了的人。有大量的消防员会因为发现了救不了的人而产生深深的自责,然后感到痛苦,产生心理阴影,甚至动作会变形,有时候会把自己的生命也搭进去。
所以你首先要知道,有些事你掌控不了,你不需要特别内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你要能接受和适应生活中不完美的地方。
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叫塞内加。塞内加说,愤怒就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结局有过于乐观的期待。我们对每一件大事小事都会有一个期待,如果你这个结局过于乐观,而你不愿意接受那个没有达到这个乐观水准的结果,你就会产生愤怒。所以这也是斯多葛学派的一种变体。
【洞穴假说到底在说什么?】
柏拉图还有一个著名的洞穴假说。他说,一个哲学家突然之间醒悟了。醒悟了什么呢?他说,我们每天生活在一个山洞里边,就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山洞里边。人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是篝火投射在这个山洞墙壁上的影子。就是我们把那些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指以为真,认为那个就是我们的生活。然后有一个哲学家突然醒悟,说不对,这个好像是幻象。
而且他已经走到了山洞外面,感受到了真实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好。然后他走回山洞,去要求那些人一块儿走出来,去看那个真实的世界。结果被拒绝,甚至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疯子,他是邪魔外道,因为人们那么偏执地相信墙上的影子是真的。
这就是柏拉图的洞穴假说。柏拉图一直都觉得自己是那个想把别人从山洞里边拽出来的人,包括他的老师苏格拉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