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与敦煌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花开与敦煌》音视频对谈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书友们好,在这里温馨提示大家,本期节目观看视频效果更佳,来享受一场由敦煌艺术带来的视觉盛宴吧!
她,是被周总理称赞的设计家,是林徽因十分欣赏的弟子,是中央工艺美院在任时间最长的院长,是“新中国第一份国礼”的设计者。
她主持设计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首都剧场等国家重点建筑物中,都有她作品的身影。她是名副其实的“新中国形象设计的亲历者”。
从青丝到白发,她是艺术跨世纪发展变化的见证人,也是不遗余力传承敦煌艺术的传奇艺术家。她,就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女儿,是永远的“敦煌少女”常沙娜……
樊登:在北京的公交车站牌上,经常能看到一个巨幅的广告,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和永远的“敦煌少女”常沙娜女士。只有读了这本《花开与敦煌》,你才知道为什么说常书鸿先生和常沙娜女士,这父女俩对敦煌的保护和传承是如此重要。今天,我们的“作者光临”请到的是永远的“敦煌少女”常沙娜。
常沙娜:敦煌的老人。
樊登:现在您要改成敦煌的老人,但是在大家心目中,您永远是敦煌的少女。
常沙娜:那也是,也算敦煌的女儿。我在敦煌成长,这一辈子也没有学历,我的学历就是在敦煌学习的“童子功”。
樊登:我也是读完了您这本书以后,才知道您为什么没有学历。其实您从小受的是大学教育,因为您父亲单独给您在敦煌的洞窟里上课。
常沙娜:那也是。我的学习历程和普通人不一样,我的“童子功”就是按照我父亲的程序练出来的。当时跟着我的父亲走来走去,在莫高窟待了这么多年,学习十六国、北魏、西魏、唐……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石窟的壁画,这个学习特别重要。
打开我国的地图,在东经95°北纬40°的地方,就能看到敦煌。在离敦煌城东南二十五公里的地方,隐藏着一个小小的绿色带,它一点也不惹人注意,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就神奇地隐藏在这里。古代天才的僧人和艺术匠师,像镶嵌宝石一样在这灰色的崖壁上凿起一座座美丽的石窟艺术的殿堂。敦煌莫高窟的开辟和延续,历经了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经历自然和人为的种种损坏,至今仍保存了从十六国到元,共十个朝代的七百多个洞窟,窟内壁画有4.5万余平方米,塑像两千余身,唐、宋时期窟檐木结构建筑五座。这一千多年间的历代壁画、彩塑、建筑等方面的文化艺术展现了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同时形象地记载了历代宗教、人物、风俗生活的历史。所以,敦煌莫高窟是一个完整系统的中国佛教艺术的宝藏,也是反映历代生活、人文习俗的博物馆。常沙娜从小便随着有“敦煌守护神”之称的父亲常书鸿在这里学习、成长。
樊登:咱们先从您这名字开始讲起吧,您叫常沙娜,一般用这个不带草字头的“沙”字起名字的很少,您这名字怎么来的?
常沙娜:我出生在法国,我爸爸是留法的艺术家,在法国留学九年,在法国学油画,他很崇拜欧洲的绘画。在这段时间里,我出生了。我那个时候不会讲汉语,就讲法语。
樊登:等于六岁以前都是讲法文的,您的名字“沙娜”其实就来自里昂的那条La Saône(索恩河)。
常沙娜:对了。因为我爸爸跟他的好朋友、留法的老同学们一块儿回国了。我一直就跟随着爸爸。他后来回国了,一心就想着去敦煌。因为他在法国的时候,知道伯希和(法国汉学家,1908年到达莫高窟,劫走数千种文物)去了敦煌,把很多重要的敦煌文化艺术文物都给挪走了。我爸爸说他是中国人,按照我们中国的说法,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忘了祖国的文化艺术。所以,他一直就想着要回国。
常书鸿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是一个倾倒在西洋文化前,言必称希腊罗马的人,现在面对祖国如此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自责自己数典忘祖,真是惭愧至极,不知如何忏悔才是!”而后,刚在法国艺术界崭露头角的常书鸿放弃了在法国优渥舒适的生活和前途,决定回到祖国……